往回走的路上,周明远特意绕了远路,避开日军的巡逻队。路过一个小村庄时,他看见几个日军正在村里抢粮食,百姓们的哭声和日军的呵斥声混在一起,让他心里一阵刺痛。他躲在村外的树林里,握紧了手里的匕首,却只能强忍着怒火 —— 他现在不能冲动,一旦暴露,重建交通线的任务就会功亏一篑。
直到天黑,周明远才回到北平城。他没有直接回瑞蚨祥,而是先去了南锣鼓巷的修鞋店,店主见他回来,赶紧拉着他进了屋:“你可算回来了!张掌柜今天又来好几次,说有急事找你,好像是关于地下交通线的事。” 周明远心里一紧,难道交通线重建出了什么问题?
他不敢耽搁,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往瑞蚨祥走。刚走到胡同口,就看见张掌柜正站在门口张望,脸上满是焦急。“明远,你可算回来了!” 张掌柜拉着他进了屋,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条,“这是刚收到的消息,日军最近要在城里开展‘清乡’行动,重点搜查地下党,我们的几个联络点可能已经暴露了,得赶紧转移!”
周明远接过纸条,心里一沉 ——“清乡” 行动?这对刚要重建的交通线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他皱起眉头,思考着对策:“张掌柜,我们得赶紧通知那些联络点的同志,让他们暂时隐蔽起来,等‘清乡’行动过去再说。还有,根据地需要的情报,我们得想办法尽快送出去,不能耽误。”
张掌柜点点头:“我已经让伙计去通知了,只是还有一个难题 —— 我们的发报机坏了,没办法和根据地联系,情报送不出去。” 周明远心里一动,想起之前在日军情报站里看到的发报机,或许可以想办法再潜入一次,偷一台发报机出来。但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 日军现在肯定加强了戒备,再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对了,” 周明远突然想起城隍庙的老道士,“老道士那里或许有办法,他在城里人脉广,说不定能找到修发报机的人。” 张掌柜眼前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老道士以前帮我们修过不少东西,技术很好,说不定能修好发报机。”
两人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去城隍庙找老道士。周明远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知道,接下来的 “清乡” 行动会更加艰难,但他不会退缩 —— 为了根据地的同志,为了北平城的百姓,他必须坚持下去。他摸了摸怀里的匕首,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更加清醒,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周明远和张掌柜乔装成香客,去了城隍庙。老道士见他们来,赶紧把他们领进后殿:“你们怎么来了?现在日军查得这么严,不安全。” 周明远把发报机坏了的事告诉老道士,老道士皱起眉头,思考了片刻:“我倒是认识一个修无线电的师傅,住在城东的胡同里,只是他现在被日军盯得紧,不敢随便出门。”
“只要能找到他,我们就有办法让他帮忙。” 周明远坚定地说,“发报机对我们太重要了,必须尽快修好。” 老道士点点头:“我今晚就去联系他,你们明天再来,我给你们答复。” 周明远和张掌柜谢过老道士,悄悄离开了城隍庙 —— 他们不敢多待,生怕被日军发现。
回到瑞蚨祥,周明远开始整理最近收集到的情报,把日军的布防情况、“清乡” 行动的时间和范围都一一记录下来,准备等发报机修好后,尽快发给根据地。他知道,这些情报能帮助根据地的同志更好地应对日军的 “扫荡”,也能为北平城的地下党争取更多的时间。
夜幕再次降临,北平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中,只有日军的巡逻车偶尔驶过,发出刺耳的声响。周明远趴在阁楼的窗户上,望着远处的星空,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老道士能顺利联系到修无线电的师傅,希望发报机能尽快修好,希望所有的同志都能平安度过这次 “清乡” 行动。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是孙金发:“明远,张掌柜让我给你送点吃的,还有,他说明天去城隍庙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听说日军在那附近加了岗。” 周明远接过食盒,里面是两个白面馒头和一盘炒青菜 —— 这在现在的北平城,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他心里一阵温暖,知道这些都是张掌柜和孙金发省下来的。
“告诉张掌柜,我知道了,明天会小心的。” 周明远对孙金发说,然后拿起一个馒头,慢慢吃了起来。馒头的麦香在嘴里散开,让他想起了根据地的日子,想起了小石头,想起了那些并肩作战的同志。他知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等到把日军赶出北平城的那一天。
第二天一早,周明远换上一身旧长衫,戴着一顶毡帽,再次去了城隍庙。刚走到巷口,就看见两个日军士兵正在盘查进出的人,手里拿着画像,仔细比对。周明远心里一紧,赶紧低下头,装作去上香的香客,慢慢往前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狼烟北平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狼烟北平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