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日真切地摸到胎动,贾琏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往日常年不着家,如今倒成了东小院的常客。每日交了差事,或是外面应酬完,甭管多晚,总要绕过来瞧瞧。有时王熙凤歪在榻上养神,他便轻手轻脚坐在一旁,也不敢靠太近,就隔着几步远,眼神总忍不住往她肚子上瞟。
“今儿…孩子可还乖?没闹你吧?”这话问得小心翼翼,带着点笨拙的讨好。他一个大老爷们,对着女人肚子说话,自己都觉得臊得慌,可偏偏忍不住要问。
王熙凤起初心里还梗着那根刺,冷眼瞧着他这副模样,只觉讽刺。可架不住他日日来,有时带些新巧的果子点心,说是外头铺子新到的;有时弄些上好的燕窝阿胶,嘱咐平儿仔细炖了;甚至有一回,不知从哪个西洋传教士那儿弄来个巴掌大的玻璃匣子,里头嵌着个精巧的八音盒,拧上发条,叮叮咚咚奏出极细碎清脆的调子。
“掌柜说是…给小家伙听的,”贾琏递过去时,耳朵根子都红了,眼神飘忽,“听着…或许能安生些?”
王熙凤看着那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的小玩意儿,听着那细细弱弱却异常干净的乐音,再抬眼看看贾琏那副想亲近又怕碰碎了什么的局促样子,心头那根冰封的刺,竟悄无声息地化开了一丝。
她没说话,只把八音盒接过来,放在枕边。夜里睡不着,听着那细微的叮咚声,掌心抚着肚皮,感受着里头小家伙偶尔的伸展拳脚,竟也得了些奇异的安宁。
平儿看在眼里,悄悄对王熙凤说:“奶奶,二爷…像是真上心了。”
王熙凤垂着眼,手里捻着那串沉香木的佛珠,半晌才低低“嗯”了一声。破镜难圆,裂痕犹在。但为了腹中孩儿,为了这得来不易的平静,她愿意试着把日子往前捱。
待王熙凤困倦睡去,贾琏轻手轻脚地离开,回到书房,他思索良久,他提笔画了一幅画:一个圆乎乎胖嘟嘟的婴孩安睡在莲花中,周围祥云缭绕。画完后,他题上"贾英"二字,这是他为未出世的孩子取的名字。
荣国府里,琏二奶奶胎相稳了的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各房各院。
最高兴的自然是贾母。老人家拄着拐杖亲自来瞧了一回,拉着王熙凤的手,摩挲着她明显圆润起来的脸颊,笑得合不拢嘴:“好!好!我的凤丫头是有福的!这胎坐稳了,给咱们琏儿添个大胖小子,老婆子我也就放心了!”当即吩咐鸳鸯开了自己库房,流水似的送来了血燕、人参、各色上好的锦缎料子,说是给未来的重孙做小衣裳小包被。
宝玉并三春姊妹、黛玉也结伴来贺喜。宝玉还是那副不谙世事的样子,看着王熙凤隆起的肚子,满眼新奇:“凤姐姐,小外甥在里头做什么呢?可会踢你?疼不疼?”迎春娴静温柔,见过面便低头不语。惜春年纪小,只抿着嘴笑。探春心思细,见王熙凤虽笑着,眉眼间却总笼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疲惫,便只轻轻道了声“凤姐姐千万保重身子”,送了自己亲手绣的一个极精致小巧的“长命百岁”荷包,针脚细密,里头填着晒干的安神花草。
王熙凤一一笑着应了,让平儿收了礼,又吩咐拿果子点心招待。看着眼前这群鲜妍明媚的女孩儿,听着她们叽叽喳喳的笑语,她心头难得松快了些。只是目光扫过黛玉略显单薄的身子时,心头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然而,这表面的祥和之下,暗流从未停歇。
王夫人坐在自己房中,手里捻着一串油光水滑的菩提子佛珠,脸上依旧是那副菩萨般的和善笑容,听着周瑞家的回禀各房去东小院贺喜的热闹情形。只是那捻着佛珠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指节微微泛白。
“到底是凤丫头有福气,这胎总算是稳当了。”王夫人声音温和,听不出丝毫异样,“老太太高兴,是应当的。”
周瑞家的觑着主子的脸色,赔着笑:“谁说不是呢,老太太欢喜得跟什么似的。二爷如今也是,办完差事就守在二奶奶身边,眼珠子似的盯着,真真是上心了。”
“上心了?”王夫人捻佛珠的动作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琏儿年纪也不小了,知道顾惜子嗣,是好事。”她端起手边的汝窑茶盅,轻轻撇着浮沫,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几分恰到好处的忧虑,“只是…凤丫头这身子,到底是大伤过元气的。如今看着稳了,可越是临近生产,越怕有个万一。咱们这样的人家,子嗣是头等大事,马虎不得。”
周瑞家的心领神会,连忙道:“太太说得极是。奴婢瞧着,二奶奶虽养着,可那脸色…终究不如从前康健。这生产可是过鬼门关…”
“是啊,”王夫人放下茶盅,叹了口气,像是极为烦恼,“我这做婶娘的,心里也悬着。偏生她那个正经婆婆,是个万事不管的性子,只一味躲清静。凤丫头年轻,又刚强,有些话,我这个做婶娘的倒不好越过她婆婆去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