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流滚滚铸新币,稻浪层层入汉仓。
磺烟蔽日奴工泣,烽燧连山夜寇惶。
怀柔难化天生戾,雷霆方教蛮夷降。
根基渐固东海靖,万里捷音报未央。
倭国本州、四国、九州及虾夷南境虽定,然征东大将军魏延深知,欲使此新附之地真正成为大汉东疆之屏藩,而非持续消耗国力的无底洞,必行固本培元之策,使其能自给自足,乃至反哺中枢。一道道命令自设于奈良旧地的“倭都护府”发出,如同强韧的根须,深深扎入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
***
山阴之地,石见银山。昔日钟会所立“银烽堡”规模已扩大数倍,俨然一座依山而建的森严城池。堡垒内外,戒备森严,叮叮当当的凿石声、监工的呵斥声、奴隶痛苦的呻吟声与冶炼炉的轰鸣声昼夜不息,奏响着一曲冷酷的掠夺乐章。
这一日,堡垒迎来了特殊的使者与命令。都护府正式在此设立“银监司”,直属中央,由一名精通矿冶的工部官员担任司丞,统管银矿一切事宜。随行的,还有大批来自中原的熟练匠户以及一整套更为先进的冶炼设备。
最重要的技术革新在于提纯。随行匠官中,有人精通源于中原的“水银提银法”(注:中国早期虽未大规模应用水银提银,但汉代已知汞齐化法提炼金银)。此法虽耗水银且有一定毒性,但提纯效率远高于倭人原有的“灰吹法”和汉军初期改进的技艺。
“寻汞矿!或速于中原调运水银!”新任银监司丞下令,“改造冶炼炉,增建密闭提纯室!所有矿奴,需严格看管,接触水银者,轮换要勤!”命令下达,工兵营与匠户们立刻忙碌起来。很快,新的冶炼体系开始运作,产出的银锭纯度更高,产量亦大幅提升。
消息传回奈良都护府,魏延大喜。恰在此时,后方快船送来陛下刘禅的旨意与一批新铸钱币的范模。旨意中,刘禅对东征大捷深感欣慰,并授权魏延可就地利用倭银,仿汉五铢钱制,铸造“征东银币”,用于犒赏大军、支付军饷及在当地采购物资,以期减少从中原长途输送铜钱之耗。旨意末尾,更有一道冷酷的补充:“闻倭地壮丁颇众,闲则易生事端。着都护府遴选精壮倭俘五千,押解至益州朱提郡(注:汉代着名银铜矿产地)、交州等矿厰,充作矿奴,以实内地工役,永绝倭患之根。”
“陛下圣明!”魏延抚掌笑道,“此正合我意!银监司即刻抽调匠人,设立铸币坊!就铸‘征东银币’!”他拿起一枚范模,但见钱文清晰,正面为“征东银币”四字隶书,背面则为“大汉肇元”字样,边缘整齐,显是中原巧匠精心所制。“至于遴选倭工之事,”他转向邓艾,“即刻办理!严查俘虏名册,择其年富力强、无特殊技艺、性情顽劣者,凑足五千之数!分批押往九州镇海港,待船队返回时,一并运走!途中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诺!”邓艾领命而去。这道命令很快在各大俘营中引发了一阵无声的恐慌。谁也不知道被选中前往万里之外的“汉地”矿场意味着什么,但绝非好事。哭喊、挣扎、甚至小规模的骚乱时有发生,均被无情镇压。
铸币坊迅速建立起来。融化的白银注入范模,冷却后便是一枚枚闪亮的银币。当第一批新铸的银币运抵各军营地发放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将士们拿着这沉甸甸、白花花的银币,兴奋不已。这远比发放粗糙的银锭或遥远的功勋承诺来得实在,极大提振了军心士气。
“嘿!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银子!回头托商船捎回家去,够家里起几间大瓦房了!”一名老兵摩挲着银币,咧嘴笑道。
赵小乙也分到了几枚,小心地用布包好,塞进贴身的衣袋里,感觉征战以来的所有艰辛似乎都有了更直接的回报。但他很快被调去参与押送遴选出的倭工前往九州的任务,看着那些被绳索串联、面色惨白、眼神绝望的倭人青壮,他心中那点喜悦被冲淡了不少,只能默念李锐的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王泓被临时抽调至银监司,协助登记银产量、铸币数量及物资调配。他亲眼看到水银提纯法下矿工更容易中毒呕吐、皮肤溃烂的惨状,心中虽有不忍,却也只能如实记录。当他看到那些闪亮的银币时,心情复杂难言:“张兄,这银币光华之下,恐是无数倭奴的血泪与性命...如今更要远赴内地,怕是九死一生。”
张昭负责统筹各矿点物资,闻言叹道:“王兄,世间安得双全法?大军驻扎,所耗甚巨。若无此银,则需国内百姓加重赋税输送粮秣。非常之时,只能两害相权...陛下此诏,亦有将倭人精壮分散内地,使其难以再聚众为乱之深意。我等能做的,便是尽力改善工艺,减少无谓伤亡,并将此间真实,记录于册。”他指着账册上不断增长的数字,“况且,此银不仅犒军,盈余之数连同在倭国各豪族库府、神庙中搜刮之金银铜器、珍宝古玩,正源源不断汇集至九州镇海港,将由重兵护卫的船队运回长安。此乃强国之资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强汉之墨色如血》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