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拉望着眼前的海棠树,又看了看身边的爷爷、操场上的孩子们与牧民们,心中充满了感动与震撼。他转身从琴盒中取出马头琴,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在辽阔的草原上回荡开来,琴声时而舒缓,时而激昂,像是在诉说着“同心”的故事,又像是在赞美着草原的美好。孩子们跟着琴声,齐声唱起了《同心谣》,他们的歌声清澈而真挚,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却充满了最纯粹的情感。琴声与歌声交织在一起,飘向草原的每一个角落,飘向远方的山峦,飘向蓝天白云之间。
离开呼伦贝尔草原,车队继续前行,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驶向江南的山区——那是林棠棠曾经支教数十年的地方。这里的山路依旧崎岖,却已铺设了平坦的水泥路,取代了当年泥泞不堪的小路,车轮行驶在上面平稳而顺畅;当年破旧的土坯校舍,如今已变成了一座明亮整洁的“同心希望小学”,红色的屋顶在青山绿水间格外醒目,白色的墙壁映着阳光,窗户明亮得像镶嵌在山间的宝石;校园中央的海棠树,是林棠棠初到这里时亲手栽种的,如今已亭亭如盖,枝桠舒展着伸向天空,每到春日,粉白的花瓣便会铺满树下的青石板,像是时光为这座校园织就的锦绣。
林棠棠虽已年过花甲退休,却始终舍不得离开这片她守护了半生的土地,依旧每天清晨踏着露水来到“同心希望小学”,或是坐在教室后旁听年轻教师讲课,或是在操场边陪孩子们玩耍,偶尔还会拿起粉笔,给孩子们讲一段当年的“同心”往事。当她远远望见车队沿着山路驶来,车身上的海棠花图案在绿树间格外鲜明时,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快步拄着拐杖迎了上去,衣角被山间的风吹得轻轻扬起。
“棠安!我的好孩子!”林棠棠的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快步走到车旁,紧紧握住陈棠安的手。她的手掌布满了老年斑,指节因常年劳作有些变形,却依旧温暖而有力,“可把你们盼来了!孩子们昨天还在问,‘林奶奶,讲海棠故事的陈老师什么时候来呀?’”
陈棠安弯腰抱住奶奶,鼻尖蹭到她花白的头发,闻到一股淡淡的皂角香——那是奶奶一辈子都用惯的味道,像山间的清泉一样质朴。“奶奶,我们来了,带着‘同心’的故事,也带着大家的牵挂。”她轻声说着,帮奶奶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襟。
“同心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早已趴在教室的窗户上张望,看到陈棠安抱着绘本走进校园,立刻欢呼着涌了出来,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围着她不肯散去。“陈老师!陈老师!”孩子们仰着小脸,眼中满是期待,“您要给我们讲英台皇后的故事吗?林奶奶说,您知道好多好多关于海棠花的秘密!”
陈棠安笑着点头,跟着孩子们走进明亮的教室。教室里的桌椅整齐排列,墙上贴着孩子们画的“同心”主题画作——有各族小朋友手拉手的场景,有海棠树下讲故事的画面,还有村民们一起修桥的温暖瞬间。她坐在讲台上,翻开绘本,温柔的声音在教室里流淌:“很多年前,你们的林奶奶就像现在的我一样,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这里。那时候的山路没有现在好走,一到下雨天,泥泞能没过脚踝,林奶奶每天都要背着年纪小的同学过河,她的鞋子永远是湿的,裤脚也总是沾着泥土,却从没有一句抱怨……”
当讲到绘本里林棠棠带着村民加固河堤的插图时,坐在第一排的小女孩林晓棠忽然红了眼眶。她扎着两个羊角辫,发梢用粉色的丝带系着,正是林棠棠当年给她取的名字,希望她能像海棠花一样,在山间顽强绽放。“陈老师,”她小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见过林奶奶的旧鞋子,上面有好多补丁,林奶奶说那是当年背同学过河磨破的。我以后也要当一名乡村教师,像林奶奶和您一样,留在山里,教孩子们读书,把‘同心’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山里的孩子都知道,我们和外面的人是一家人!”
林棠棠站在教室门口,听着孙女的讲述,看着晓棠认真的模样,眼角的皱纹里溢满了欣慰的笑意。她缓缓走进教室,从讲台下的抽屉里取出一摞用蓝布包裹的笔记本,轻轻放在桌上。蓝布已经洗得发白,边缘有些磨损,里面的笔记本却保存得格外完好,封面是不同颜色的硬壳纸,上面用钢笔写着“同心故事集”与年份,从几十年前的泛黄纸页,到近几年的崭新本子,层层叠叠,像是一段浓缩的时光。
“这些都是我当年记录的故事,”林棠棠的手指轻轻拂过笔记本的封面,声音带着岁月的温柔,“有汉族的孩子帮苗族同学补习汉字,有壮族的阿婆冒雨给学校送柴火,有彝族的手艺人免费给孩子们做木陀螺,还有城里来的志愿者教孩子们唱歌画画……这些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是‘同心’最真实的模样。等你们长大,也要把身边的‘同心’故事写下来,让这份温暖一直传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