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江城,骄阳似火,空气像被点燃的蒸笼,黏腻地裹在人身上。翠湖公园内,曾经碧波荡漾的湖面如今已完全干涸,裸露的湖床像一块巨大的、布满褶皱的深褐色皮肤,在烈日下泛着刺眼的光。湖底沉积了数十年的淤泥被暴晒后,散发出一股混合着腐殖质、重金属与陈年垃圾的恶臭,几米外都能让人胃里翻江倒海。
张黎生站在湖岸的临时观景台上,穿着一身沾满泥点的工装,手里拿着清淤工程的进度表。他的额头布满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处汇成水流,却丝毫没有擦拭的意思。身后,家族内部反对者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翠湖是张家的脸面,这么折腾会毁了祖宗基业”“清淤要花三个亿,不如把钱投到房地产项目上,见效快”“黎生太年轻,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万一挖出什么不该挖的东西,麻烦就大了”。
但张黎生不在乎。自从他接手张氏集团的生态治理板块,就知道翠湖是绕不开的坎。这片湖不仅是江城的地标,更是张家发家史上的 “污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张宏业为了扩建化工厂,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偷偷排入翠湖,从此湖水变黑、鱼虾绝迹,成为周边居民投诉多年的 “臭水湖”。如今,他要做的,不仅是清理物理上的淤泥,更是要揭开家族历史的伤疤,清除那些深埋在 “湖底” 的陈年污垢。
“张总,挖泥船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始作业。” 清淤工程负责人赵队长走到张黎生身边,递给他一个防毒口罩,“这淤泥里重金属超标严重,还有硫化氢气体,您还是戴上吧,别亲自去下面了。”
张黎生摆摆手,将口罩推了回去:“不用,大家都在下面干活,我怎么能躲在上面。今天第一天,我必须跟大家一起。”
随着张黎生一声令下,三台大型挖泥船缓缓驶入湖床,巨大的抓斗像钢铁巨手,深深插入淤泥中,一斗斗黑色的淤泥被吊起,倒入旁边的密封运输车。每一次抓斗起落,都伴随着浓烈的恶臭,站在湖岸的工作人员纷纷捂住口鼻,甚至有人忍不住干呕起来。
张黎生却径直走下湖岸,踏入没脚踝的淤泥中。黑色的淤泥瞬间漫过他的工装裤脚,散发出的臭味几乎让他窒息。他强忍着不适,走到一台挖泥船旁,仔细观察抓斗里的淤泥状况:“赵队,你看这里,淤泥里有很多工业废料的残渣,说明当年化工厂的排污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一定要做好分类处理,不能随便填埋,避免二次污染。”
赵队长看着张黎生深陷淤泥的双脚,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张总,您放心,我们已经联系了专业的危废处理厂,所有含重金属的淤泥都会单独运输、无害化处理。只是这环境太恶劣了,您还是先上去吧,这里交给我们就行。”
“没关系。” 张黎生蹲下身,用手套捡起一块嵌在淤泥里的塑料瓶,“我多待一会儿,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情况。而且,我必须让所有人知道,这次清淤不是走过场,是真的要把翠湖的‘病根’挖出来。”
他的举动被湖床上的工人们看在眼里。有人小声议论:“没想到张总真的会下来,之前还以为他只是来装装样子的。”“是啊,这臭味我都快受不了了,他还能蹲在那里看淤泥,看来是真的想做事。” 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说不定是故意做给媒体看的,等下就会上去了。”
但张黎生没有理会这些议论,他在湖床上来回走动,仔细检查每一个作业点,时不时停下来和工人交流,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太阳越来越烈,他的工装已经被汗水和淤泥浸透,脸上沾满了黑色的泥点,看起来狼狈不堪,却眼神坚定,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到了中午,气温突破了 38 度,湖床上的温度更是高达 45 度以上。赵队长强行将张黎生拉到临时遮阳棚下:“张总,再这样下去您会中暑的,先吃点东西,休息一下。”
张黎生接过盒饭,却没有立刻吃,而是看着湖床上忙碌的工人:“给大家准备足够的水和防暑药品,不能让任何人出意外。” 他知道,这场清淤工程不仅是对翠湖的治理,更是对自己的考验 —— 只有用实际行动赢得基层员工的信任,才能顶住家族内部的压力,将改革进行下去。
下午三点,清淤工作进行到湖心最深处。这里的淤泥厚度超过三米,挖泥船的抓斗需要深入更深的地方才能将淤泥挖出。突然,一台挖泥船的抓斗在提升过程中猛地一顿,似乎勾住了什么东西。
“怎么回事?” 赵队长立刻通过对讲机询问。
“赵队,抓斗好像勾到了硬物,提不起来了!” 挖泥船驾驶员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赵队长和张黎生立刻赶到现场。只见挖泥船的抓斗悬在半空中,剧烈晃动,似乎随时可能断裂。张黎生皱起眉头:“小心操作,慢慢提升,别把东西弄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防火防盗防闺蜜,姐妹风雨荆棘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防火防盗防闺蜜,姐妹风雨荆棘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