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听着戚睿涵条理清晰的分析,看着他眼中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着与自信,心中的不安渐渐被一种信赖感所取代。他用力点了点头:“好!寡人信你!一切就按元芝的谋划去办!传令下去,各部务必依计而行,不得有误!”
战事的进程,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逐步印证着戚睿涵的判断。明军在戚睿涵结合了现代军事常识的建议和朱由榔全力支持下,战术变得灵活而富有韧性。夜幕降临后,一队队经过严格挑选的敢死之士,背负着浸满火油的柴捆和威力加强的土制炸药包,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悄无声息地潜出城外,利用沟壑草木掩护,迂回接近清军的炮兵阵地和后勤营地。
他们行动迅捷,目标明确,往往在清军哨兵发现之前,已将点燃的火油罐掷向弹药堆,或将炸药埋设在炮架之下。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冲天而起的火光,不时在清军营地中响起,带来混乱与恐慌,多架珍贵的“滑行炮”和囤积的粮草在烈焰中化为废铁与灰烬。
白昼来临,攻防战依旧惨烈。清军的火炮轰鸣,“飞机”依旧不时投下死亡的阴影。但守军依靠加深加固的壕沟、加固的城防工事以及那身略显滑稽却关键时刻能保命的白色防护服,顽强地抵抗着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城墙之上,口号声、铳炮声、弩箭破空声、伤者的哀嚎与将领的怒吼交织在一起。
滚木礌石如雨点般砸下,金汁散发着恶臭倾泻,每一次清军凭借“飞机”掩护攀上城头,都会遭到明军士兵奋不顾身的反扑,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城墙几度易手,垛口处血迹斑斑,又被新的血污覆盖,护城河的水早已被染成一种令人心悸的暗红色,上面漂浮着各种残破的物事,在初春的寒风中缓缓流淌。
戚睿涵并非一直待在安全的望楼。他时常冒着矢石,亲临一线城墙,观察敌情,及时调整部署。有一次,一段城墙被“飞机”投下的炸药炸开一个缺口,清军精锐白甲兵蜂拥而上,形势危急。戚睿涵恰好巡视至此,他毫不犹豫地拔出佩剑,大喝一声:“将士们,随我杀敌,绝不能让鞑子踏上城头!”身先士卒,冲入了战团。
戚睿涵的武艺或许不及久经沙场的悍将,但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和精准狠辣的剑术,瞬间激励了周围的士兵,大家发一声喊,硬是用血肉之躯将冲上来的清兵又压了回去。朱由榔在望楼上远远望见,手心捏了一把冷汗,同时对戚睿涵的胆识更为钦佩。
近一个月的苦战,对于交战双方都是巨大的煎熬。明军固然伤亡惨重,但士气在一次次成功的防守与小规模反击中愈发高昂。而清军方面,久攻不下的挫败感开始蔓延,潮湿的气候导致火药受潮,一些精密的火器故障频发,后勤补给线也因明军小股部队的持续袭扰而变得脆弱。转折点终于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夜晚到来。
戚睿涵与何腾蛟、堵胤锡等将领精心策划了一次大规模夜袭。敢死队不仅成功焚毁了清军一处至关重要的、存放了大量火药和“飞机”专用燃料的物资囤积点,引爆的连锁反应甚至波及到了附近的“飞机”临时起降场,多架“飞机”在烈焰中化为灰烬。与此同时,另一支明军精锐趁乱突袭了多铎的中军大营,虽然未能擒杀主帅,却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指挥系统的短暂失灵。
次日拂晓,当硝烟和晨雾稍稍散去,城头上的明军惊讶地发现,清军营寨虽然旗帜依旧,但攻势已然停止。随后探马回报,清军大队人马正在有序后撤,丢弃了不少笨重的营帐和损坏的器械。武昌之围,终于暂告解除。
“胜了,我们守住了,鞑子退兵了!”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武昌城的大街小巷。刹那间,城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劫后余生的军民,无论兵将百姓,相拥而泣,许多人跪倒在地,向着苍天叩谢。
尽管城市满目疮痍,城墙多处坍塌,焦黑的痕迹和暗红的血污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腐烂混合的刺鼻气味,但胜利的喜悦如同强心剂,冲淡了连日来的悲伤、恐惧与无尽的疲惫。幸存者们开始自发地清理废墟,救助伤员,每个人的脸上虽然带着深深的倦意,眼神中却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这份来之不易的捷报,被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驿道和水路,传向四面八方。西京凤翔府,刚刚经历迁都、局势尚未完全稳定的李自成,闻听此讯,阴郁了许久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难得的、真正的笑容,他对左右心腹言道:“桂王与那戚睿涵,一为宗室,一为布衣,竟能于如此逆境中,同心协力,创此力挽狂澜之大捷,实乃国之干城,天下义士之楷模。传本帅旨意,即刻嘉奖武昌有功将士,擢升何腾蛟、堵胤锡等将官职,另赠予桂王朱由榔金帛犒赏,那个戚睿涵……嗯,授以兵部职方司主事衔,赞画军务,望其再接再厉!”尽管大顺与南明之间仍有龃龉,但在抗清的大旗下,这份胜利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