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片刻的寂静后,多尔衮轻轻吐出了两个字,打破了爆炸余韵带来的短暂凝滞。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决定性的力量。“此物若能成建制打造,于敌军集结、粮草囤积之所,或攻城之时,择机施放,确可收奇效,乱其军心,焚其营垒。”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轮椅上的张晓宇,带着探究,“听闻张侍郎有意研制载人之型?”
张晓宇在轮椅上微微欠身,动作因双腿不便而显得有些僵硬,但语气却平静无波,仿佛刚才那震撼的爆炸只是寻常烟火:“回摄政王,此不过雕虫小技,聊作试探。载人之型已在试制,选用更轻韧的材料,扩大骨架,加强操控索。届时选派胆大心细、不畏高蹈之士,乘之借风力飞临敌营上空,精准投掷‘震天雷’或那特制的‘绿气’、‘褐气’罐……”他的声音在这里略微压低,却带着一种冰冷的质感,“则敌军纵有十万之众,旌旗蔽日,亦不过是我掌中之物,瓮中之鳖,难逃烈焰毒雾焚身之苦。”
他没有丝毫停顿,仿佛脑海中早已规划好了一切步骤,接着便示意进行下一项试验。几名穿着满是油污的棉袄的汉人工匠,小心翼翼地推出一架经过大幅改良的“连珠铳”。这铳与先前那种需要射手手动拨弄复杂机关、极易卡壳的早期型号已大不相同。铳身更加修长,大量采用精铁反复锻打而成,表面进行了防锈处理,泛着幽蓝的冷光。最关键的改进在于,它加装了一个利用高强度弹簧和精密机括驱动的转轮式药室,预先把多个发射药和弹丸组合成一个弹巢。铳托的形状也更适合抵肩射击,甚至加装了一个简陋的照门和准星。
一名选拔出来的精锐射手,显然是经过多次训练,动作熟练地扳开机括,将一个预制的、纸壳定装的弹巢嵌入转轮位置,然后合拢,举起铳身,瞄准了百步之外竖立的一排厚达寸许的硬木靶板。他的姿势略显古怪,但异常稳定。
“哒哒哒哒哒……”
一阵急促而连贯、如同爆豆般的爆鸣声骤然响起。不同于单发火铳的沉闷,这声音更加清脆、密集,带着一种金属的撕裂感。铳口喷吐出连绵的火舌,白色的硝烟瞬间将射手的身形笼罩。在短短十数息之间,五十发铅弹如同被死神驱赶的蜂群,呼啸着倾泻而出。远处的厚木板被打得木屑横飞,噼啪作响,一个个孔洞赫然出现,有些子弹甚至穿透了木板,留下边缘粗糙的窟窿。硝烟散去,只见那排靶板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此铳,一次装填,可连发五十子。”张晓宇的声音依旧平淡,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工坊数据,“铳管经特殊秘法淬炼,内壁光滑如镜,可耐连续击发而不易炸膛。若以此铳组成铳阵,轮番齐射,弹幕如暴雨倾盆,任凭关宁铁骑如何骁勇突驰,大西军卒如何悍不畏死冲锋,也只能在这金属风暴面前,饮弹而亡,人马俱碎。”他描述的场景,冷静而残酷,让周围一些习惯于马上弓刀决胜负的满洲将领,背脊隐隐生寒。
接下来展示的,是各种经过张晓宇“妙手”改进,甚至可以说是“凭空创造”的火炮。这些钢铁巨兽整齐地排列在场地一侧,黝黑的炮口指向远方,散发着沉甸甸的死亡气息。除了保留并优化了原有红夷大炮的超远射程和佛朗机炮的子铳速射优势外,他更是“发明”出了数种在这个时代堪称骇人听闻的炮种:
一种炮管短粗、架设在一个可调节仰角的钢盘上的“迫击炮”,由两名兵士协作,模拟发射了一种头部圆钝的炮弹,弹道弯曲,高高抛起,然后近乎垂直地落下,砸在模拟壕沟后方的目标区爆炸。“此炮轻便,易于携行山地,专克躲藏于堑壕、山脊反斜面之敌。”
一种被称为“霰弹炮”的短管火炮,发射时一声巨响,炮口喷出大量火光,数十枚小型铅弹或铁珠呈扇形喷射而出,将面前扇形区域内的数十个草人打得如同筛子一般。“用于近防,克制步骑密集冲锋,一扫一片。”
一种炮管格外细长、弹道低伸平直的“加农炮”,发射的尖头柱形炮弹以极高的初速飞出,带着刺耳的尖啸,狠狠地砸在远处一道模拟城墙的厚土坯墙上,瞬间砖石飞溅,墙上被凿开一个巨大的窟窿,威力惊人。“此炮专为攻坚破垒而生,任他城墙再厚,也难挡此炮一击。”
最后一种,则是炮弹内藏乾坤的“榴弹炮”。它发射的同样是尖头柱形炮弹,但击中目标或有延时引信在空中引爆时,并非简单地依靠动能砸击,而是轰然炸开,炮弹外壳碎裂成无数锋利的破片,连同内部预置的铁珠、碎铁块,如同死亡之花般绽放,覆盖大片区域,对人员的杀伤面积远超实心弹。
“此炮一发,可抵百兵。”张晓宇简短地评价道。每一种新式火炮,都配上了他“发明”的尖头柱形炮弹,其破甲能力和飞行稳定性远超旧式的球形实心弹,让观者的认知一次次被刷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