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吴国贵须发皆张,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嘶哑,“李闯无信无义,视我等如猪狗,这劳什子平西侯,做着还有什么意思?憋屈,忒憋屈了!我们手中尚有数万百战余生的关宁铁骑,皆是能以一当十的好儿郎,粮草军械也还充足,何必受这窝囊气?不如……不如就此与那闯贼决裂,打出山海关,跟他拼个你死我活!”他挥舞着拳头,眼中满是决绝的战意。
杨铭眉头紧锁,沉吟片刻,接口道:“国贵将军所言,虽是出于义愤,却也不无道理。侯爷,如今局势已然明朗。大明崇祯皇帝已然殉国,我等效忠旧主已无可能;投顺大顺,又遭此奇耻大辱,天下虽大,恐难有我等效忠之地。进退维谷,莫过于此。”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一丝冰冷的、理性的决绝,“为今之计,若想破局,或可考虑……与关外之人合作。”
他走到吴三桂身边,低声道:“侯爷,摄政王多尔衮此前多次遣使示好,言辞恳切,许诺若我开关迎降,必以王爵相酬,日后共分天下,裂土封疆。其诚意,似乎比那李闯更甚。如今我们受辱于闯贼,军心愤慨,正是与清虏谈判的绝佳时机。借清兵之力,以报此仇,或可成就一番霸业。”
“引清兵入关?”一直沉默不语的吴襄闻言,脸色骤变。他年事已高,鬓发皆白,经历的风浪远比在场众人更多,闻言不禁忧心忡忡,颤声道:“长伯(吴三桂表字),我儿。此事关乎国运兴衰,更关乎我吴氏满门老幼的身家性命,需慎之又慎啊。清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昔年袁督师何等英雄,最终下场如何?与虎狼打交道,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啊!”
“伯父,难道我们就这么忍下这口恶气不成?”吴国贵激动地打断吴襄的话,他指着北京方向,眼眶泛红,“嫂子她……她受此大辱,我吴家颜面何存?我关宁铁骑数万儿郎的颜面何存?将来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若不报仇雪恨,兄长如何统御麾下将士?”他转向吴三桂,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大哥,只要你一声令下,我吴国贵愿为前锋,第一个杀回北京,取那刘宗敏的狗头!”
堂内顿时争论起来。吴国贵主战,声音激昂,主张立刻与大顺决裂;杨铭主联清,分析利害,试图寻找一条现实的出路;吴襄则顾虑重重,反复强调风险,犹豫不决。而吴三桂,这位手握重兵、身处漩涡中心的关键人物,则脸色铁青,紧抿着嘴唇,沉默不语。只有他粗重得如同破风箱般的呼吸声,以及那紧握的双拳上暴起的青筋,显示着他内心正经历着何等激烈的天人交战。他的目光空洞地望着跳跃的烛火,脑海中闪过陈圆圆那绝美的笑靥,闪过李自成招降时那看似诚恳的面容,闪过关外清军那森严的军阵,闪过父亲苍老的担忧,闪过麾下数万将士期盼的眼神……千头万绪,乱成一团。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了自从点明事件后便一直未曾开口,只是眉头紧锁、陷入深思的戚睿涵身上。
“元芝,”吴三桂的声音沙哑异常,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和寻求倚靠的意味,“你是我义弟,虽相识不久,但我知你见识不凡,常有过人之处。此事……关乎身家性命,关乎数万将士前程,你怎么看?” 刹那间,所有目光——愤怒的、犹疑的、担忧的——都瞬间集中到了这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戚公子”身上。
戚睿涵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历史的走向,或许就在他接下来说的这番话里。他深吸一口气,那带着炭火味和淡淡霉味的空气吸入肺中,让他精神一振。他上前一步,走到堂屋中央,先是对吴三桂深深一揖,然后环视众人,最后目光坚定地迎上吴三桂那复杂而疲惫的视线。
“兄长,诸位,”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我以为,无论是即刻与李自成决裂,挥师西进,还是引清兵入关,借力复仇,皆是下下之策,无异于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哦?”杨铭挑眉,他对这位突然出现、深受吴三桂器重的年轻人一直抱有几分审视的态度,“愿闻戚公子高见。”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
“首先,与李自成即刻决裂,看似快意恩仇,实则是自陷死地,将我军置于两面受敌之绝境。”戚睿涵冷静地开始分析,他来自信息爆炸的后世,对这段历史的走向、各方势力的真实实力和意图,有着这个时代任何人都不具备的、超越时代的宏观认知。“东面,是虎视眈眈、兵锋正锐的八旗劲旅,多尔衮雄才大略,早有入主中原之野心,只是暂时碍于山海关天险与我关宁铁骑的战力,才按兵不动。西面,是刚刚攻破北京、士气正盛、号称百万之众的大顺军。李自成能席卷中原,逼死崇祯,其战力绝非乌合之众。而我关宁铁骑虽骁勇善战,冠绝天下,但兵力满打满算不过数万,且久战疲敝,粮草补给皆需仰赖后方。一旦与李自成撕破脸,我军独立支撑于山海关这弹丸之地,东要防狼,西要拒虎,内无粮草援兵,外无盟友策应,败亡……恐怕只是时间问题。此非英勇,实乃自取灭亡之道。”他看向吴国贵,语气诚恳,“国贵兄一腔热血,睿涵佩服。但逞一时之快,而置数万兄弟于死地,岂是统帅所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