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崇阳城的人族十不存一,幸亏有邑城惠阳的存在,转移了不少人族过去。现在,一些人开始返回崇阳城,重新在这里生存居住。
崇阳国本就建立在不毛之地,可供种植的土地贫瘠稀少,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在绝境长城外的一处稍有阳光余晖的地方,开垦出一片种植地,种植着紫花山芋。人族以素食为主,而在这片土地上,其他生物则以人族为食。因此,每次去收割紫花山芋,都免不了一场恶战,披红挂彩、损兵折将是常有的事。犬戎、臂臑的豺狼虎豹们,早就虎视眈眈,等着崇阳人族前去,好饱餐一顿。当然,这些异族之间也是狗咬狗,彼此是死敌,人族才得以在夹缝中残喘。
在这样的困境下,人族的传承、延续和发展都依赖于崇阳王庭的统一组织和调配。从生产到收获,再到分配,所有的粮食物资都由王庭统一安排,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照顾。这种集中管理的方式,虽然艰难,但却是人族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
靠着那点仅够吊命的粮食,崇阳人族硬是跌跌撞撞地度过了将近6个修罗年,数十代人的艰难岁月。
两人一路沉默,阳势走到一处拐角处,看到临街的石阶旁坐着一位面容消瘦、精神萎靡的老人。他闭着眼睛,倚靠在旁边的石柱上休憩。肩上背着鼓鼓的褡裢,身旁还坐着两个手里拿着褡裢的幼儿,正气喘吁吁地坐在老人旁边,显然刚刚喝过水袋。
阳势上前,关切地问道:“老伯,您是要回家吗?这两位是您的孙子吗?家中还有人吗?”
老人缓缓转过头来,面向阳势。阳势这才看清,他的双眼蒙着一层白翳,原来是一位目盲的老人。
老人虽然精神萎靡,但声音却洪亮有力:“两个年轻后生都参加了保卫战,已经为国捐躯,回不来了。家里只剩下我这老瞎子和两个幼儿了。”
阳势心中一沉,继续说道:“老伯,您家是烈士家属,像您这种情况,只需在家等待地仓院派人把物资送到您家里即可,不必亲自来取。地仓院一定会把物资全部分发到位的。”
老人听到这话,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不悦道:“你不知道我们崇阳人族的处境吗?”
他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你是哪家的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我们崇阳人族数代人、数百季来,从来都是辛勤劳作。如今崇阳刚经历大战,所有幸存儿郎都在奋力工作,地仓院与各个枢纽也在全力运转。我们这些还能提能走的,哪怕不能上战场厮杀,也不能闲居在家啊!”
阳势心中感慨,恭敬回道:“老伯教训得是,家父也已为国捐躯了。”
老人微微睁大那双泛白的眼睛,语气愈发语重心长:“将士们为了崇阳拼死奋战,女儿们为了太苍繁衍后代,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拼来了宝贵的光阴和希望。哪怕我是个瞎子,没能消除桎梏,没有修行天赋,也不能因此虚度光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在照看好我这孙儿的同时,我也得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支援家国。绝不能在家、等、靠、要,坐等救济,干那拖累国主、拖累国家、拖累将士的事。”
老人的声音中透着坚定:“现在,我只希望我这孙儿能够健康长大,习有所成,早日加入崇阳军伍,壮大人族的力量,延续我们生存的希望。”
即便阳势拥有数世积累的见识,此时默默听完老人的话语,心中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他深吸一口气,默默向老人抚胸施礼。老人虽目不能视,却似乎感知到了这一切。他挺直了腰身,也朝前施了一礼,随后招呼孙儿继续前行。
阳势与商丘目送着老者携孙儿渐渐远去。阳势转头看向商丘,欲言又止。
商丘面露狐疑,问道:“殿下,您有话待请吩咐!”
阳势望向远方,喃喃道:“希望,崇阳的希望究竟在哪里?”
商丘狐疑道:“殿下,殿下您是在问我吗?随即微微一笑,答道:“殿下,我们现在不就活在希望之中吗?”他见阳势面带疑惑看向他,便继续说道:“若非殿下您制定战略,组织反击,我们早已被犬戎生吞活剥,或被削为人彘,任其玩乐。如今我们尚存一息,且安居于自己的家园,这不就是希望吗?”
“我们先祖历经千难万险开辟的家园,我们自幼生活在这里,这里不仅庇护着我们,还接纳了无数逃难至此的人族同胞。能活下来,每天都是希望。”商丘语气坚定。
阳势闻言,心中振奋,欣慰地看着商丘,微笑道:“所以说你以后再也不要说什么肝脑涂地感谢我的话了。崇阳的每一个人,不都在竭尽所能为家园奉献吗?我所做的一切,并没有那么高尚,也只是为了保命。”
“你家在哪里,走,我们去看看令妹恢复得如何了”。
商丘抬手前指,说道:“我家就在前面,转过这个街角就是足二里街。属下的家就在足二里街,转过街角就看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崇阳请大家收藏:(m.20xs.org)崇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