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承宗在京城被皇帝赏识,当了官,要接全家去京城享福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村落!
往日那些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此刻全都变成了赤裸裸的敬畏和巴结。钱李氏第一个提着鸡蛋登门道贺,言语间满是奉承。
柳家人谨记大哥的吩咐,只谦逊地说是皇恩浩荡、父亲侥幸,对具体情由一概含糊其辞。
赵铁匠远远看着柳家进进出出搬运东西的马车,脸色复杂,最终只是哼了一声,关上了院门。
刘掌柜亲自来了趟,送了一份不轻的程仪,说了许多恭喜的话,眼神却闪烁不定。
两辆雇来的青篷马车停在院外,载着柳家全部的家当和希望。
马车微微颠簸,驶离了杞源县的黄土路,踏上更为平坦的官道。
离了熟悉的乡土,最初的兴奋渐渐被长途跋涉的疲惫和对未知的忐忑所取代。
连日赶路,这天晌午到了一处官道旁的驿站打尖。
驿站不大,早已挤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喧闹异常。
周氏打量着周围,突然在旁边一伙行路休息的人里看到了一个认识的人。
杜知县。
杜知县还是一身文士打扮,同行的是一位约莫五十余岁,身着素雅青袍的老者。
老者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癯,眼神沉静,正坐在石凳上慢慢喝着随从递上的茶水。
两人身边还跟着两个看似仆从却又气质不俗的中年人,以及一个与五哥柳桐年纪相仿、书生打扮的少年。
一行人虽衣着不算华丽,但举止从容,气度非凡,与周遭风尘仆仆的商旅、脚夫截然不同。
杜知县察觉到周氏的视线,抬眼望来,目光温和,并无倨傲之色,反而微微颔首示意。
柳青也注意到了这行人。【系统提示:环境扫描检测到重要历史人物特征…分析中…】
五哥柳桐自幼读书,对读书人天然有种亲近和羡慕。
他见那少年书生手中拿着一卷书,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那少年察觉到他的目光,竟主动笑了笑,开口问道:“这位兄台,也是读书人?”
柳桐有些窘迫,忙拱手道:“不敢称读书人,只是家中父亲督促,略识得几个字,胡乱读些杂书罢了。”
那老者闻言,目光转向柳桐,开口问道:“哦?读的什么书?”
他的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柳桐恭敬答道:“回老先生,正在读《大学章句》和《诗经》。”
老者微微点头:“根基之学,甚好。可曾习制艺?”
柳桐脸色微红,低声道:“家中…清贫,请不起西席,只是自己摸索,未曾正式学过八股文章。”
这时,一旁的四哥柳枫心直口快,插嘴道:“我五弟聪明着呢!要不是爹说匠户子弟科举无望,说不定也能去考个功名!”他说完才觉失言,赶紧住嘴。
“匠户?”那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重新打量了一下柳家这一行人,目光在他们身边那些显然是装着手艺工具的箱笼上扫过,“观诸位行止,不似寻常匠户。”
大哥柳松稳重,忙接口道:“老先生谬赞了。家父在京中御用监当差,蒙天恩浩荡,特许我等前往团聚。”
“御用监?”
杜知县对老者低声说了几句。
老者听完微微一笑,眼中露出赞赏:“原来如此。柳师傅技艺超群,能得圣心,亦是尔等造化。”他话锋一转,看向柳桐,语气略带惋惜,“只是…可惜了。”
柳桐一愣:“老先生可惜什么?”
“可惜你读书的资质。”老者缓缓道,“匠籍之制,虽保障技艺传承,却也埋没了不少其他方面的人才。观你谈吐清晰,根基尚可,若得名师指点,未必不能于科举一途有所进益。困于匠籍,确实可惜了。”
这话说到了柳桐的心坎里。柳桐低下头,袖中的手微微握紧。谁又甘心只因出身,就断绝了所有其他的路呢?
那老者似乎只是随口感慨,并未再多言,转而与杜知县低声讨论起学问来。
柳家众人歇息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准备继续赶路。
临上马车前,老者叫住柳桐,从随身的行囊中取出一本薄薄的、边角磨损的旧书,递给他:“此书乃老夫早年读书时的一些笔记心得,于制艺破题、承题略有浅见,或许于你有些许参考之用。相逢即是有缘,赠与你吧。”
柳桐又惊又喜,双手接过,连声道谢:“多谢老先生厚赠!晚生不知如何报答!”
老者摆摆手,淡然道:“读书明理,便是最好的报答。望你勿因境遇而弃学,将来或许另有缘法。”说完,便不再多言,闭目养神去了。
杜知县走过来相送,拍了拍柳桐的肩膀,低声说了一句“这位是礼部尚书徐阁老,你们能遇到也是机缘啊。”
柳桐一愣,施礼告别杜知县上车,紧紧抱着那本旧书,如获至宝。
车内,柳青的脑中,系统的提示音才终于完整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