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有了王坚的阿舍斯莱本之行。
对于王坚提出来的问题,刘清明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王先生,你提的这两个问题,非常好。”
刘清明开口了,打破了会议室里的寂静。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桌上的一个文件夹,轻轻推到了王坚的面前。
动作不快,甚至有些缓慢,但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一股从容不迫的气度。
王坚的视线落在那份深蓝色的文件夹上。
很厚。
封面是铜版纸,印刷精美,上面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一行标题。
《建立云州高科研制中心的构想》。
标题下面,还有两行稍小的副标题,分别是德文和英文。
《Konzept zur Einrichtung des Yunzhou High-Tech F&E-Zentrums》。
《Concep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Yunzhou High-Tech R&D Center》。
仅仅是这个封面,就让王坚的心狠狠跳了一下。
这不是一份临时起意、仓促写就的东西。
中、英、德三种文字,说明对方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国际合作来的,而且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德国。
他强压下心头的一丝惊异,伸出手,翻开了文件夹。
第一页,是目录。
项目背景、可行性分析、组织架构、资金筹措方案、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技术路线图、风险评估与应对……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王坚的心,又沉了几分。
他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专家,最看重的就是专业。
这份目录所展现出来的专业性,已经超出了他之前对内地官员的所有认知。
他深吸一口气,翻到了“资金筹措方案”那一章。
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要怎么解决每年十亿欧元的难题。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三十亿欧元,分三期投入。首期资金十亿欧元,将采用多方出资的模式进行筹措。”
“其中,清江省政府及云州市政府,将通过新成立的云州高科集团,注资三亿欧元作为引导资金。”
“我们将面向全球,寻找战略投资者。初步接触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德国蔡司公司、岛内鸿飞科技、美国红杉资本、高盛集团……”
“同时,我们将积极寻求华夏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低息长期贷款……”
“此外,为了激励核心技术团队,公司将预留15%的股权,用于团队激励。王坚先生作为我们拟聘请的研发中心主任,将获得其中3%的股权……”
王坚的手,微微抖了一下。
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还有那刺眼的“3%股权”。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刘清明。
刘清明依旧是那副平静的表情,仿佛那3%的股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王坚的心乱了。
他不是没见过钱,在积架,他的年薪加分红也不算少。
但股权,尤其是这样一个前景无限的新公司的创始股权,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挖人”,这是在邀请他成为“合伙人”。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往下看。
这份计划书里,对资金的使用也做了详细的规划。
购买土地、建设厂房、采购设备、研发投入、人员薪资……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最让他感到震惊的是,计划书中明确提出,这家新公司将会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并在纳斯达克或法兰克福上市的国际化公司。
公司的管理,将完全按照国际通行的商业规则来运作。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家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将摆脱内地国企那种浓厚的行政色彩。
它将更加透明,更加高效,也更能被国际资本市场和合作伙伴所接受。
王坚ajs的心,像是被重锤狠狠砸了一下。
他之前所有的疑虑,在“上市”、“国际化管理”、“股权激励”这几个词面前,都显得有些可笑。
这不是画饼。
这是一份逻辑严密、细节详实、具备高度可行性的商业计划。
他压抑住内心的波澜,翻到了下一章:“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
“……研发中心初期,我们将组建一支由五十名核心专家构成的团队。团队的招募将面向全球,不设任何国籍、地域限制。”
“我们将为每一位专家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福利保障,以及自由开放的科研环境。”
“研发中心主任,将拥有对团队成员的完全任免权和技术路线的最终决定权。”
“同时,云州高科集团将与云州大学、清江大学等省内高校,以及华夏科学院相关院所展开深度合作,设立‘微电子’、‘精密仪器’、‘光学工程’等相关专业,订单式培养后备人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