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一真站在营地边缘,目光深邃地投向西北方向。奥林匹斯山那巍峨磅礴的身影,此刻已经占据了整个视野的三分之二,如同不可逾越的巨人。
它的底部隐没在火星大气中那层永恒的暗红色雾霾里,像是从虚无中生长出来的,顶部则高耸入云,刺入稀薄的平流层,与星空几乎融为一体,边缘处笼罩着一层淡蓝色的冰晶云,在夕阳的照射下闪烁着梦幻般的光泽。
他调出个人终端上的地形图,将其精确叠加在实景之上,测算大致的距离。根据计算,奥林匹斯山麓的距离已不足一百五十公里。按照他们目前的进行速度,明天傍晚之前,远征队应该就能抵达这座太阳系第一高峰的裙摆地带,实现阶段性目标。
到了第四天,远征队伍在黎明前便早早启程。他们告别了那片狭长而秀丽的硫磺谷,继续向西北方向挺进。不久之后,队伍接着踏上了一片令人惊叹的地貌——一片称得上是“镜湖”的盐碱洼地。
这里的地表平整得令人难以置信,像是经过专业工匠抛过光的金属镜面一般,薄薄一层结晶盐壳在火星夜晚的极低温度下凝结成几乎完美的水平平面,没有任何起伏与瑕疵,清晰地映出火星那片稀薄大气层下淡粉色的天空,以及远征队列那些漫游车的完整倒影,真实与镜像交相辉映,难分彼此。
若不是近在咫尺的奥林匹斯山足够雄伟壮丽、足够巨大,能够充当明确的方向参照物,驾驶漫游车的队员们在这片上下对称、虚实莫辨的梦幻世界中,差点就出现了严重的空间方向感失调的情况,分不清天与地的界限,险些偏离了既定的路线。
走出了这片令人迷失的没多久,大约前进了十几公里后,远征队伍又刚好遇上了火星上罕见的降雪现象。火星的雪,完全不同于地球上那种湿润柔软的雪花,那是由干冰,也就是固态二氧化碳晶体在极高的高空中凝结,形成极其细小、硬度很高的颗粒后从天而降的,是一种独特的气象现象。
它们不是水,接触到物体后不会融化成液体,只会在接触到任何相对温暖的表面时,跳过液态阶段,瞬间升华成白色的二氧化碳气雾,然后迅速消散在稀薄的空气中,整个过程只持续几秒钟。
干雪飘落时,整个世界仿佛都变成了一幅颗粒化的影像,细密的晶体在空气中闪烁。远处的山影在晶体的折射下,碎裂成无数层叠的幻象,如梦如幻,令人分不清真实与虚假。
有些干雪落在了漫游车的观察车窗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响,队员们像孩子一样好奇地趴在透明的窗前,屏住呼吸,近距离观察着这些来自外星的,看着它们在接触到车窗内侧相对温暖的玻璃表面后,瞬间消失升华成了一小团迅速扩散的白色雾气,留下细微的水痕。
通讯频道里顿时充满了轻松愉快的笑声与惊叹声,这种难得的放松时刻让长途跋涉的疲惫得到了短暂的缓解,有人兴奋地说这一定是火星给予他们这些勇敢的探索者们的特殊礼物,是对他们勇气的奖赏与认可。
西村一真只是笑笑,一言不发,他的目光依然坚定地望向远方,心中却对这颗星球的神秘与美丽,又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
短暂的干雪过后,空气开始变得异常清澈,所有的尘埃和微粒都被干冰晶体沉降,能见度瞬间提升到了两百公里以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洗涤了一遍。远方的地貌呈现出一种超现实的清晰度,每一个陨石坑、每一道峡谷,都纤毫毕现,仿佛人人都有了一双能够洞察万物的千里眼。
这种极致的透明感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那些遥远的山峰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只需伸手便能触碰到它们冰冷的岩石表面。地平线上的每一个细节都纤毫毕现,连奥林匹斯山山体上那些巨大的断崖与古老的熔岩流痕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那种视觉冲击力甚至让人暂时忘记了呼吸。
到了傍晚时分,周围的地形开始出现明显而持续的抬升趋势,坡度虽然不算陡峭,但能明显感觉到漫游车需要输出更多的动力才能维持原有的速度,预示着他们正在接近巨大的火山体。
远征队正式进入了奥林匹斯山的裙摆地带,那是一圈环绕着这座太阳系最高峰山体基座的巨大缓坡区域,延绵数百公里,由无数次、跨越数十亿年的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炽热熔岩流层层堆叠而成,仿佛一件由时间编织的巨大披风,铺展在这座巨峰的脚下。每一层熔岩都代表着一次火山的苏醒与爆发,记录着火星曾经活跃的地质历史。
地表的状况变得愈发破碎而粗糙,行驶的难度明显增加,到处可见的是那些冷却后凝固成黑色或深褐色的古老熔岩河道,它们好似史前巨兽留下的爪痕,在大地上纵横交错。这些河道的存在,让人不禁想象数亿年前的这里曾是何等壮观而恐怖的炼狱景象,炽热的岩浆宛如燃烧的河流从山顶倾泻而下,所过之处万物俱焚。
漫游车放出的无人机扫描显示,这些熔岩流最年轻的也有两百万年历史,而最古老的则接近五十亿年,几乎与火星的年龄同步。他们正走在时间的多重断层上,脚下的每一块岩石都承载着不同纪元的记忆,每向前迈出一步都仿佛跨越了数百万年的沉默与等待,穿越着地质年代的长河,与远古的火星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这种行走在时间之上的感觉,让每一位队员都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感与渺小感,人类的历史在这些岩石面前显得如此短暂,如同转瞬即逝的火花。
喜欢地球不屈:混沌秩序请大家收藏:(m.20xs.org)地球不屈:混沌秩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