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张希安刚放下盛鸡汤的汤匙,便开口打断了她的话。他拿起公筷,夹了块豆干搁进王萱碗里,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今日下值从衙门出来时,我特意留意了一下,街角那几个卖杂货的、还有茶铺里坐着的闲人,看着都像是探子。他们那眼神扫过我身上虽还没换的补子,却跟刀子似的,显然是早就盯着我了。”
他顿了顿,舀了勺鸡汤慢慢喝着,继续道:“如今太子与诸王较劲,朝堂上的风尖得很,听说前几日礼部一个主事家添了孙子,摆了八桌酒,都有人写折子参他僭越,说他借着孙儿满月笼络人心。咱们要是摆上十多桌筵席,请戏班子唱戏,明日这话传到府城,指不定就被人传成‘张巡检仗着成王势,靡费无度,意图勾结朝臣’,到时候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萱手里的筷子猛地一顿,瓷筷碰到碗沿,发出“当”的一声轻响。她脸上的喜色淡了些,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当初你当户籍主簿时,刘同知升迁,在自家院里摆了十八桌酒,也没见谁参他!偏你现在复任巡检使,办场宴席都要这般小心翼翼……”
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想起半年前张希安被摘去顶戴,从巡检使贬为户籍主簿时的光景——说是平调,其实就是成王殿下暂时把他扔到了一旁,没了实权,成了青州府官场的笑柄。那些日子,街上的闲言碎语传得沸沸扬扬,说他是得罪了殿下,迟早要被革职查办,连带着家里的丫鬟出去买东西,都要被人指指点点。想到这些,她的语气终究软了下来,眼眶微微泛红:“我就是想着,你这半年受的委屈够多了,如今总算熬出头,该好好扬眉吐气一回……”
“我知道你的心意。”张希安放下碗,伸手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微凉,带着些厨房的烟火气。他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柔和了些,“可咱们张家能有今日,全赖成王殿下照拂。他如今心里谋的是大事,咱们做家人的,就得稳当些,不能给他添乱。真要是因为一场宴席出了差池,别说这七品巡检使的位置保不住,便是给个五品官帽,咱们也戴不稳。”
他指节轻轻敲了敲桌案,红木桌面的纹路在烛火下清晰可见。“再者说,”他话音顿了顿,眼底飞快地闪过一丝精光,像是藏着未说透的盘算,“万一……万一殿下真成了大事,日后咱们张家何愁没有更体面的日子?眼下这点热闹,算得了什么。”
王萱心里的委屈忽然就泄了气。她跟着张希安这么多年,比谁都清楚,丈夫在衙门里熬了这么多年,练出的那份机锋和远见,远不是她一个内宅妇人能比的。当初被贬时,他整夜整夜地在书房翻邸报,眉头紧锁却从不说一句抱怨的话;如今复任,他看似平静,却比从前更沉默,显然是心里早就盘算了千万遍。
她轻轻“哼”了一声,抽回手,却也没再提摆宴的事,只是夹了块肘子塞进嘴里,小声嘟囔:“知道你心思深,就听你的便是。”其实她心里早就从张希安的话里听出了别样的意思——成王若是真能上位,张家哪里还会只满足于一个七品官?到时候自然是平步青云,风光无限。可若是成王输了,他们如今只是安安稳稳过着小日子的七品官家庭,不那么招摇,反而能保全张家上下,不至于跟着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她虽是妇人,却也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如今这光景,稳妥才是最要紧的。“哼,算你有理。”王萱不得不妥协,毕竟她得为张家这么一大家子人的安危考虑,不能只图一时的热闹。
黄雪梅在一旁安静地吃饭,虽听不懂什么“从龙之臣”“太子诸王较劲”的话,却清清楚楚听明白了“不摆宴席、省银子”这几个字。她放下筷子,掰着手指头算起来,脸上带着几分认真:“夫人先前说请戏班子,春和班的角儿出场费就得三十两;锦华楼的席面,一桌至少五两银子,十桌就是五十两,加起来都快一百两了……如今改作家宴,请个乡厨来家里做,二十两银子就足够了。”
她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语气里带着些雀跃:“我记得后园那株老杏树下有张石桌,平日里孩子们总在那儿玩,明儿让小厮们把石桌擦干净搬出来,再让小厨房蒸几笼枣泥糕、豆沙包,孩子们准喜欢。这样既热闹,又不费钱,还不惹眼。”
“就依你。”张希安转向黄雪梅,眼神里满是温和,“你让清水去西市割十斤肥羊,要带皮的,炖羊肉汤得用带皮的才香;再称两斤火腿,让厨子烧个火腿炖白菜,下饭得很。厨子就找城南陈记的陈师傅,他家烧的羊肉汤最是鲜浓,孩子们也爱喝。”
末了,他又补了一句,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这几日你也累了,让你歇两天,这两日别沾凉水,灶上的活交给厨娘就行,你只在一旁看着,吩咐他们做事便好。今天张家上上下下,每人领二钱银子的赏钱。”
王萱看着丈夫对黄雪梅这般体贴,嘴角终于翘了起来,打趣道:“就你会疼人,合着我们娘俩在你眼里,还不如雪梅一个做饭的?”话虽这么说,眼底却没有半分醋意,反而满是笑意。她转头冲黄雪梅使了个眼色,笑着说:“雪梅,明儿你去城里的绸缎铺挑两匹好缎子,要那种颜色沉稳些的,给婆婆做身新衣裳。咱们这顿家宴,虽不比锦华楼的热闹,却也不能输了体面,得让婆婆也高兴高兴。”
黄雪梅闻言,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连忙点头:“哎,我晓得了。明日一早就去挑,保证挑些衬婆婆气色的料子。”
烛火在桌案上轻轻摇曳,将三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暖融融的。张希安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复任之事虽是喜事,却也藏着无数暗流,好在家人都懂他的心思,愿意陪他一起稳扎稳打。
他拿起汤匙,又喝了一口鸡汤,温热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暖了胃,也暖了心。这顿家常便饭,没有山珍海味,却比任何宴席都让他安心——只要家人同心,哪怕前路有再多风雨,他也有底气一步步走下去。
喜欢以捕快之名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以捕快之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