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番僧无所谓道:“大人怎么说都行!我们怎么来的,我们的祖宗是谁,我们本来就不关心这个,只知道都是主创造出来的,但是这不影响吾国成为大明天朝的藩国!还请大人将吾国纳入《职贡会典》,允许吾国与天朝朝贡贸易。”
杨植在双屿岛见过佛郎机人,只谈到了生意,没有说别的。今天杨植才发现华夏思维的出发点与他们完全不一样,不由得深思起来。
台下的番僧、吐鲁番人也不敢动,半支香功夫杨植回过神来,让番僧诸人先起身,和蔼可亲道:“贵国的要求,本提督会考虑的,你们先去馆驿休息吧!”
番僧走后,姚涞道:“这种蕞尔小邦,大明有两百多个,有甚值得关注的?你问东问西,似乎另有所图!”
杨植回道:“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趁着现在西域、欧罗巴的文化宗教还处于幼年期,大明应该尽早去给他们洗脑!”
姚涞哑然失笑:“杨掌院学士,你好像过度焦虑了!我大明天下无敌,所谓的鞑虏回贼,不过是成群结队的马匪,疥癣之疾!我们不愿意尽全力打他们,只是因为打死他们不划算而已!”
杨植喝道:“大明早晚死于不能居安思危!你看看史书,佛郎机人本来也生活在天山至甘肃,就在我们这里!自商朝开始,他们一波一波地被不断向西赶去,直到欧罗巴的西海!
几十年前他们到达扶桑大陆,现在又在东南不断收集华夏书籍,未来一百年,番鬼的人口将会增长数倍,必成华夏之大患!”
姚涞对宁波双屿岛了解颇深,不以为然道:“你似乎有受迫害狂,怕这怕那!佛郎机番鬼早就臣服大明,列入职贡会典,十分恭顺!照你这么说,那丁口不过两万的辽东女直,连播州杨氏,田州岑氏的零头也比不上,你也怕了?”
杨植哼一声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做事无须对任何人解释,你身为我的下属,对于上官的命令,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姚涞疑惑问道:“那你要我执行什么?”
杨植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命令道:“本掌院学士这里有一本经书,唤作圣经,你拿回去好好看看,给我编出一本传!”
华夏的经书都有传、注、疏,即对经书的解释、考证、辩析。姚涞自小不知道读过多少此类着作。他接过书一看,书名口气很大,写着《圣经》。
圣经这个词在士大夫嘴里是四书五经的统称。姚涞翻了翻,失声叫道:“这书哪里是什么造物主的代言,简直就是失心疯的呓语,还不如白莲教经书能自圆其说呢!你叫我怎么给它做注解?”
杨植冷哼一声道:“你对信教的人一无所知,不要以己度人!随便你怎么给它写传,越天马行空越不合常理越前后矛盾,他们越信!你不要绞尽脑汁,想怎么胡说八道就怎么写!
限你三天内写好,到城里找个书局印刷出来!不然京察之日,我给你考评打中下!莫谓我言之不预也!”
姚涞骂一句娘希匹回公馆去了。杨植继续在兰州城里寻找灵感,却见两名武官迎面而来,为首之人口中道:“相请不如偶遇!杨先登学士,下官有礼了!”
杨植见来人正是杭雄,不敢怠慢,一拱手道:“都督抬爱了,在下承受不请!杭先登都督,请问这位将军是?”
杭雄是绥德卫的军官世家,祖传总旗。他十六岁承袭总旗后,在鞑子身上刷了很多人头,而且屡次立下先登首功,从总旗一直升到平虏大将军兼右军府都督。
杭雄把身边的将官拉过来介绍道:“我来介绍一下,此乃凉州副总兵周尚文也。周将军,这位是侍讲学士兼提督理藩院,杨植杨树人也!”
那周尚文年过半百,目光如鹰。他也是陕西将门世家,十六岁承袭指挥同知,因功升到都指挥同知,现在的差遣是凉州副总兵。
周尚文笑容可掬主动一拱手道:“学士是先登,都督也先登,借问两老登,可否携吾登?”
这首诗是典型的老干部体,杨植吃惊道:“周老将军果然有文采!此诗信口拈来,很有汉晋吾汝歌之风!”
三人一见如故,当即到兰州的太白酒楼要了一间雅座,边吃边聊。
杨植见两位武夫席间拘束,手足无措,便开口道:“两位老将名震西北,恐怕不是偶遇在下,敢问有何赐教?”
杭雄身份较高,回道:“金大司马临行之前,对在下谆谆教导,说杨掌院学士有莫名气运,总能出现在能立功的地方,是史书中程咬金、牛皋之类的福将!所以,我们两人今天在馆驿商量了一下,决定来找杨掌院,任凭学士驱使!”
马屁拍得很生硬,那兵部尚书金献民怎么会拿评书来夸奖翰林院侍讲学士!
杨植很大度地不与粗人一般见识,勉强收下恭维,嘬着牙花道:“这事不好办呀!现在谁知道套虏会不会南下?两位都是陕北生陕北长,平生功业都在大西北,你们的判断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