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以西,北邙山上,翠云峰。
山峰上有一道观,又名为翠云观。
翠云观规模不大,却颇为雄伟,还带着些许皇家气派。
昔日,道长史子眇曾在此地修行,并抚养皇子辩长大。
翠云观,是天师道的道场之一,殿内只供奉着太上老君。天师道创立之初,还没有三清的说法。
大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
钟鼓齐鸣之时,悠扬震天,便是三四里外的洛阳城都能听得见。
左右厢房则主要是住所和静修之地。
北侧的厢房,又名琼华院。
院中一位双眸迷人的少女倚在窗前,正凝视着窗外那满目枯黄、萧瑟凋零的冬日景象。
忽然间,天空中飘起无数的白色花瓣,有些落在少女的衣襟上化为一股寒意,令她顿时从思绪中惊醒。
她轻轻拂去身上的白雪,眼神中闪过一抹淡淡的神伤。她心中念着的那位少年,自从做了皇帝之后,已经许久没有再联系过她。
“若丹妹妹!”不远处,一道雄浑的声音响起。
片刻后,一名青衫秀目,俊朗高大的青年男子出现在厢房门外。
那少女姓张,名彤,字若丹。而青年男子,则是她的兄长,唤作张鲁,字公祺。两人已暂避翠云观多年。
张彤闻声抬头,见是兄长,便起身迎了上去:“公祺哥哥,你怎么来了?”
张鲁笑着走进厢房,手中捧着一个灵鸽晃了晃说道:“你的皇帝哥哥来信了!”
“真的吗?”张彤顿时欢喜雀跃,哪里还有半分哀愁。
她口中的的皇帝哥哥,不是当朝天子,而是那位被撸了帝位的弘农王,也就是被刘禅魂穿的那位少年。
张彤急切地伸手去抢:“快把信拿来看看。”
“不给!”
张鲁故意高高举起手中信筒,使出身法,就向后方退去。
“彤妹,你都快相思成疾了,为兄倒要看看你那皇帝哥哥写了什么,竟有如此大的法力。”
“兄长!”张彤顿时急了,娇嗔一声,连忙也施展身法朝他追去。
哪料,张彤的身法更胜一筹,只见她身形如鬼魅般在张鲁面前一晃而过,却已将信筒抢了过来。
“没劲!就不能陪兄长多玩一会吗?整日待在这翠云观,实在无聊得很。”
张鲁抱怨了几句,却又惊叹不已:“没想到妹妹竟将迷踪步法修炼至大成。”
迷踪步法正是翠云观的绝学之一,
张彤年仅十六,就能修炼到如此境界,实乃天赋异禀。
张彤没有理会兄长的惊叹,她急切地打开信筒,取出其中一小段绢帛。
寥寥几行字,却对她只字未提,信上写的是关于救人的事情。
张彤空欢喜一场。
她原以为刘禅传信来,是为了与她诉说情愫呢,心中顿时充满了失落。
刘禅,虽然继承了原主的所有记忆,但他却无法体会心中的这份情感,此时的他只想着如何一统天下,哪里还有这位青梅竹马的影子。
张鲁见妹妹表情似有异样,伸手抢过绢帛读了起来。
他眉头微皱:“看来你的皇帝哥哥遇到了一些麻烦。”
他明白张彤内心的想法,连忙安慰:“或许他只是救人心切罢。”
张彤心中顿时多了一丝明亮,心情好转了许多,似乎也接受了兄长的这种说法。
“那如何才能找到神医张仲景呢?”张彤转而追问。
虽然刘禅对她冷漠,但她仍然把刘禅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应该在南阳,父亲在世时还曾去拜会过他。”
“那咱们赶紧出发吧!我去牵马!”张彤说道,转身就消失在厢房门口。
“都说女大不从留,古人诚不欺我。”张鲁不禁摇摇头。
晌午时分,伊阙关外。
张彤、张鲁两人四骑轻装简行,一路驰骋。
他们此去南阳郡涅阳县,是为了寻找神医张仲景。
按照刘禅信中所说,他们需拿到治疗虫病的药方,再用灵鸽传信至幽州涿县。
整个过程看起来简单,事实上却又许多不确定,刘禅也在赌。
南阳郡是帝乡。
昔日云台二十八将有十一人出自南阳郡,所以当地尚文、尚武的风气浓厚,加上人口众多,是此时大汉人口规模第一的郡县。
从洛阳到南阳的驰道,既宽阔又平坦,宛如一条巨龙穿过轩辕山脉。从伊阙关,经梁县、鲁阳,再到涅阳,有将近四百里的路程。
而张彤、张鲁两人一路不眠不休,竟只用了两天就已经抵达。
但长时间的奔驰、颠簸,几乎耗尽了他们所有的精力。也多亏他们都是修行之人,没有被活活颠死,但有两匹坐骑已经力竭而亡,而另外两匹再也跑不动了。
他们只好下马步行,又经过大半天的探访,才终于找到张神医的医庐。
两人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跌跌撞撞就冲了进去。
此时的张彤完全就是仅凭一股意志在支撑着,而张鲁则更不好受。
当他们进入医庐后,却立刻当成病患救治了起来。两人气若游丝、身神俱疲的模样,看起来确实与重病缠身之人,一般无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阿斗穿越昭宁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阿斗穿越昭宁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