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内外的局势,因为曹昂的强势一再变化,伏均被抓,伏德被押,连带着还有一批子弟遭殃,使得汉室老臣、宗亲两大特殊群体大震,在他们之中有人看出曹昂是故意为之的,目的是很纯粹的,就是想要斗法。
曹昂就差明说了。
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就是,我就在这站着,要是怕你们丝毫,届时随便你们处置就是!!
这样的态势,反倒叫表面没有风波出现。
至少卫将军府外,没有像尚书台那样,被一群朝臣给围堵住,人都不傻,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
围堵住尚书台,作为尚书令的荀彧,纵使有举措使出,也不会影响到他们丝毫。
但围堵住卫将军府就不同了。
连皇后的弟弟,曹昂都敢抓,敢罚,更何况是他们了,保不齐,真惹恼了曹昂,他是真敢下令逮捕的。
好,就算考虑到影响,不能轻易调动南北两军,但别忘了,许都这边有兵的衙署,还有执金吾,城门校尉,这两位跟曹昂皆同气连枝啊。
为此许都内外散布的舆情更多了。
既然不能直接对抗,那就在暗中推波助澜,这也是一些群体惯用手段和伎俩,在先前这种方式是屡试不爽的。
可‘躲在’幕后的这帮人明显忽略了一点。
他们要对线的不是曹操,而是曹昂!!
不管是担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录尚书事时期,亦或是出任丞相要职,面对这样的情况出现,曹操是有很多要考虑的,故而对暗中推动这些的,都是点到为止的,是不想看到影响扩大,继而发生失控之境。
一旦发生这类态势,内部的,外部的,都有可能趁势搅动局势,继而引发不可控的危局发生。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曹操是需要维护威严的,是不能彻底撕破脸的,这会影响到自身的权势。
但曹昂却不一样。
他根本不在乎这些虚名,更不在意是否撕破脸,双方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了,那就按大家都奉行的游戏规则来呗。
谁要是敢玩阴的,他便奉陪到底,且一定要掀了桌子,让所有人看清这局棋的真相。
暗流涌动也好,谣言四起也罢,这在曹昂看来是挺可笑的。
在知晓这些情况时,曹昂就更笃定自己走的路没有错,亦是在这等态势下,一场精准狙击迅速展开。
“舅父,靳都令,不知卫将军府所接诉状,在执金吾署,在都令署是否都曾接到过?”曹昂端坐于主位,看向表情凝重的丁冲、靳允二人,讲这些话时,曹昂的目光,落在二人身前所摆诉状上。
“先前忙于南北两军整顿,故而昂对这些是不知情的,但自发生伏均不法之事,引得朝野间动荡不休,故得荀令君举荐,天子允准,昂这才接管了审讯一事。”
“不想这才多久,来卫将军府鸣冤者不下百余众,将其中重复的归类,却发现有不下三十七人,竟然在过去多行不法之事,甚至还有逼死人的情况,最早的,都能追溯到建安四年了。”
“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真真是太惊世骇俗了,难道我朝律法是摆设不成,竟然坐视不法横行?”
丁冲、靳允听完这些,无不是看着所持诉状,又看了眼跟前所摆诉状,甚至到最后还默契的瞥向对方。
二人目光碰在一起时,这心中无不暗暗叫苦。
最让他们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啊。
伏均被抓,伏德被押,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既然是要斗法,那就必然会乘胜追击的,这是行军打仗惯用手段。
对于曹昂而言,他不会直接将想拉下马的人给怎样,但他一定会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将所做的事跟他们有牵扯。
如何把这些事做好?
最行之有效的,莫过于围绕律法来了。
官场不是菜市口,什么都直来直往,若是这样,有损的就是权力本身,而叫被统治阶层看到,会天然削弱对权力的敬畏,如此又如何维系好的统治?
所以迂回作战是常态。
“回公子,这些诉状所提之事,有些允是知晓的,这是在都令署经手调停的。”而在这种氛围下,靳允硬着头皮开口。
在场的,除了他,就是丁冲了。
他这个官位是特殊,但也没执金吾特殊啊,再说了,论及关系,丁冲可是眼前这位的舅父。
他是也特殊,可这要看跟谁比了。
“这几件诉状,是执金吾署经手调停的。”靳允话音刚落,正思量着怎样说后续之话时,丁冲顺着其意开口。
“不过这些经手调停的,是在某接任执金吾前就进行的,其实在调阅这些卷宗时,某就察觉到了异常,毕竟有逼死人的,哪怕是有赔付,但该有的刑罚还是要有的,可结果却是没有。”
“如此说来的话,就是有人行包庇之举?”
曹昂双眼微眯,看向二人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冤屈就没有得到伸张,而是威逼利诱下,导致苦主最终屈服了?”
“公子说的,不无道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父亲是曹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父亲是曹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