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书知道三丫家的情况不算好,便带了些白面,他想吃疙瘩汤,相信三丫妈妈是愿意做的。
果然,三丫看到白面就不由自主的舔了舔嘴巴,可怜巴巴的看向她娘。
李大嫂虽然觉得不好意思,但还是接过了白面,使出浑身解数,做了一大桌子菜,其中就有温书期待的疙瘩汤。
菜都是家常菜,土豆,小白菜等,唯一的荤菜都是那碗炒鸡蛋了,怕温书和柳凌不好意思吃,一上桌,李伯就用干净的筷子分别给温书和柳凌各夹了一大筷子鸡蛋。
然后又分给了三个孩子一人一些。
装鸡蛋的碗见底了。
李伯却很高兴,还连声招呼温书和柳凌多吃点。
已经在李家吃过好几次饭了,温书和柳凌自然不会客气,不说特意多吃,但也是吃饱了。
而碗底的那些鸡蛋,温书和柳凌都没有再夹,三个孩子虽然也馋,也没有闹着要,被李大哥分给了李伯和李大嫂。
李大嫂也舍不得吃,又要夹回给李大哥,被李大哥躲过去了。
看到这一幕,温书和柳凌相视一笑。
乡下确实清贫,但感情也更加纯朴。
吃过饭,李大嫂就要收拾碗筷,温书拦住了他,笑道:“李嫂,先不忙收拾,这前几日,三丫找我,让我给她取个名字,说是上学用?”
一听要说正事,李大嫂又坐了下来,笑道:“是啊是啊,孩子他舅舅说了,不管是男娃子还是女娃子,想要有出息,就得读书识字。一年一块钱,咬咬牙,家里也是拿的出来的。”
温书赞许的点了点头,向李大嫂竖了竖大拇指:“李嫂通情达理,此话一点都不错。”
说些,温书拿出他列的名单:“说实话,我是家里的老幺,还没有给人取过名字,就和凌哥商量着,多取了几个,寓意都还是不错的,李嫂先听听,不满意咱们再换。”
李大嫂笑道:“温知青这话说的,能有你这样的读书人给取名,是我们家三丫的福气。”
温书笑了笑:“有李嫂这句话,我心里踏实多了。”
大家说说笑笑,最后商定了“辛夷”这个名字。
辛夷,其实就是一玉兰的花蕾,处理后就成了一种药材,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不通、流鼻涕、风寒头痛效果特别好。
而辛夷花又非常优雅、端庄,很适合女孩子。
李辛夷!
三丫也很喜欢。
三丫的大哥李磊和二哥李岩流下羡慕的眼泪,和妹妹的名字相比,他们的名字太难听了,而且,和他们叫一样名字好多,他们大队就有。
他们也想换个名字,可惜,他们的爷和爹娘,都直接忽视了他们。
一个男娃子,要那么好听的名字干啥?
第二天,三丫大名“李辛夷”就在青山大队传开了,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辛夷是个啥,但听着,就是比花啊草啊的好听。
而且城里人给起的名字,一听有面子。
很多人就动了心思,想让温书也给帮忙取一个,但是得知李家请了一顿饭后,他们就不高兴了,骂骂咧咧的,说什么一个名字罢了,还值当的吃饭。
温书听了,笑了笑。并不打算和这些人计较。
不是温书大度,而是当下大家都过得艰难,谁都不舍得请客吃饭。
自己都吃不饱,怎么可能去请别人吃饭,若是真请了,那才叫傻呢。
果然,不出多大会,说温书的闲话已经消失了,整个青山大队都开始传李家两口傻了。
还说李老头也是,这么大的事不知道拦着点。
温书:(′??ω??`)
果然,,压下一条流言的办法,就是传出一条更离谱的流言。
麦收还没有结束,温书和孩子们却不得不回到学校继续上课,因为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
考完后没几天,期末考试成绩就出来了,温书所教的两个班级,成绩明显比其他班更好一些。
不过,有温书的指导,其他几个班的成绩也比前两年上升了一大截。
就算这样,另外几位老师也很羞愧,其实他们的努力,温书看在眼里,但是没办法,他们原来都不是教英语的,只是后来英语取代了俄语,学校的英语课没有人教,孩子们的英语课又不能不学,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一边自己学一边教学生,效果自然是不如人意。
面对这种情况,别说他们了,就是校长也急得不行,教育部的领导也急, 招不到英语老师,就聘请了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想着学生一直在学,应该比他们强一些,可是见了才发现,水平还不如他们呢。
说不失望是假的,就在这时,他们发现每个班里都有几个孩子英语学的特别好,一看,这些学生竟然都来自同一个大队,询问一番后,才知道这个大队有一个从京城来的会英语的知青······
校长高兴的不行,仔细问了那位知青的情况,又去找了上面的领导,跑了好几趟,终是将那位知青给请到了学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七零,他靠工分衣食无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七零,他靠工分衣食无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