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是公认的武力值很高的皇帝。也是历史知名度非常高的皇帝,尤其是李世民,他的贞观之治更是名垂千古。汉唐盛世中的唐盛世也基本上是由他开始。
公元599年1月23日出生于武功的别馆,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武功县。他的父亲就是前面提到的唐高祖李渊,他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母亲就是窦氏。作为唐朝的第二位开国皇帝,他被称为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真正做到了一通百通的牛人,不像很多亡国之君,要不书法家,要不诗人,甚至于做到了顶流,但是就是政治不行,最后练书法都没机会玩了。
如何登基
前面提到,隋炀帝曾经在雁门被突厥包围,那是在公元615年的事情,随后李世民响应勤王的号召,前去救援。当时带的人不多,李世民就建议当时他的上司云定兴说设置疑兵,让始毕可汗以为我们已经大军云集,不然的话,敌众我寡,恐怕很难获胜,最后云定兴采纳他的建议,最终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隋朝的义成公主也给始毕可汗发信息说是北伐告急,所以始毕可汗撤围而去。
作为反隋的骨干人员,当然更多的历史说他是始作俑者,是他领头想办法策划最后逼迫父亲谋反的,从我个人角度,我更相信李渊也是有目的的开始筹划谋反的,否则这么大的事情,且能是一个毛头小子就能够让那么多人响应的。就是现代来说,很多人跟随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真的是因为富二代和官二代本身的能力有多么的出众吗?恐怕绝大部分还是因为老子的缘故吧。
总归最终李渊起兵了,李世民随后也就有了更大的发挥舞台,作为军事家的评价对于他来说确实是不过分的,就从他领导的那些战争也可以看出来了,在割据势力横行的年代里,用隋唐演义里面形容的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到他面前基本都是烟消云散,该干啥干啥去了。想自己怎么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618年五月,李渊登基,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加雍州牧。随后就是他的一系列战绩:
618年七月,薛举入侵泾州,九月薛举死,薛仁杲继位,两军对垒了六十几天后,薛仁杲请求投降,李世民获得精兵一万多人,男女五万人。
619年十月,刘武周将领宋金刚侵犯,军队士气正盛,李渊调遣全部关中兵马给李世民。最终李世民击败宋金刚,并获得名将尉迟敬德。
620年七月,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王世充不敌,向窦建德求救,最终窦建德率十万将士来救,最终李世民面对的应该算是一生中最艰巨的战争,但是最后的结局就是窦建德被战场上擒获,王世充一看无望,率领他的官员们前来投降。在这些战役中,李世民采用了很多创新的打法,也奠定了他作为军事家的地位。我们只讲故事和生平,具体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打法,这里就不细说了,以后可以专门研究一本战争打法的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持续输出。
621年,李世民胜利凯旋,获得如此大的功劳,自然是赏赐有加,李渊认为现有的称呼已经不能彰显李世民的功劳了,于是创新的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封号、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之上。
作为文学家和诗人的李世民,在刀枪入库后开始了,经过多年征战,最终扫平了各地割据势力后,李世民开始一心专研经史子集,开文学馆接待四方有才学的人。以后在他帐下起重要作用的人比如杜如晦等人就是他的文学馆的重要成员。李世民也经常降低身份和他们一起探讨。
不久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造反,李世民又率军前去讨伐他。最终 的结局还是俘虏了刘黑闼的全部部众,刘黑闼自己逃到突厥去了。中途还顺带灭了徐圆朗。
那是622年发生的事情,正月出发,十月回来后,李渊加封他为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功高是非多啊,正常历史上宣传的就是李建成嫉妒他,于是就准备暗害他,最终他被迫反抗,但是我觉得根据这么多权臣登上高位后的结局和发展来看,更多的我觉得李世民应该是主动的。原因还是老生常谈的几点,第一他如果不上,最终李建成继位,功高震主,李世民也很难善终,那么跟随他的那么多手下结局也不会好。第二权利的诱惑不仅仅是李世民,包括他们的手下,所谓的既得利益者,又怎么会轻易的放弃自己的地位。于是历史上的最着名的政变就发生了。626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就发生了,随后在公元626年9月4日,李世民正式在显德殿即位。
登基作为
刚登基没几天也就是八月十九日,突厥入侵,最终尉迟敬德在泾阳大败突厥,随后李世民与突厥可汗杀马而盟。
十一月立李承乾为太子。
627年正月十七日,燕郡王李艺原名罗艺也是小说里面罗成的父亲造反,但是没过几天,就被手下给杀掉,首级传示京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皇帝独白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中国皇帝独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