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纲脉络。”
高言递上几张A4纸。
卢伟一把抢过来,先睹为快。
“《大宅门》
嚯嚯嚯,听着就大气过瘾哈。”
贾樟柯又急了。
拍电影有名声,不如电视剧来钱过瘾,名声不亚于拍电影。
“我瞅瞅。”
两个人凑到一起看了一会,抬起头来,眼珠子瞪得溜圆。
“这部戏绝了!”
高言正准备提醒几句,杜汐玥进来,餐盘上端放四杯热气腾腾的咖啡。
“喝咖啡休息会再聊。”
“弟妹真是贤内助!”
贾樟柯夸赞道。
“公司筹建到现在一年多,我就没帮上忙,端杯咖啡还可以的。”
“已经够可以的了,你们两口子一个能文一个能武,打败天下无敌手。”
过年好话说尽,卢伟和贾樟柯也是慢慢成为人情世故之俗人。
高言笑道:“汐玥确实是贤内助。”
高言没说的是,未来公司拓展,杜汐玥才是牛逼的所在。
四人喝了一口咖啡,浓香四溢。
“说到哪了?哦,我是这么想的,《大宅门》故事太多可以写,需要梳理脉络。
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清末民国到日本占领北平。
人物呢太多了,也需要整理,每个人物都需要单独突出几个经典镜头或者一段戏。
这部戏我准备四个月拍完,前期准备需要非常细致。”
高言洋洋洒洒说了半天,卢伟记下来,眼神逐渐狂热。
这种热情,只有在他编辑《霸王别姬》剧本的时候才有。
“演员必须有你经常说的老戏骨,他们才是这部剧的魂。”
卢伟激动的说。
“那是必须的!”
“哪时候开拍呢?”贾樟柯最关心这个。
“剧本成型估计一个月?”高言问卢伟。
“我还要查查资料,同仁堂啊,大家族,暂定一个月吧。”
“那就是四月了,五月份选角色,六月份开拍,四个月,后期制作,就到了来年2000年,开年大剧,高言安排的真立整。”
贾樟柯掰着手指头算下来,不知道他的《那山那人那狗》要拍多长时间。
《大宅门》他也想拍啊啊啊啊啊……
“再找个副导演,两组拍摄,所以这个导演很重要。”
高言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杜汐玥充当了郝建彪的角色,整理起会议记录。
说话间,高言手机响了,听到铃音,他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这事还需要张朝阳去运作。
接听电话,“高言,我是中戏的进修班班主任叶老师,你现在北京吗?”
“我在。”
“是这样的,我的学生姜闻,需要个演员。”
叶老师停顿一下,感觉说学生不合适,高言就不是她的学生了?
“是你的师兄姜闻,拍一部戏,缺一个配角,我感觉你挺合适的,就推荐了你。”
高言心中一动,99年?姜闻的戏?《鬼子来了》?
我特么的,找我拍戏的,都是拍禁片的?
难道我有禁忌体质?
不拍坚决不拍!
《还珠格格2》如此大火的剧我都推了,还在乎《鬼子来了》?
“叶老师,我演技一般啊,实在是配不上姜闻师兄的戏,另外今年我挺忙的,麻烦您给他说说。谢谢您了。”
叶老师急了:“姜闻的戏你不拍?
我怎么说你啊,高言,你知道姜闻的电影,有多少人求着上吗?”
贾樟柯和卢伟侧耳倾听,什么?
姜闻约戏?
贾樟柯急的做口型,又怕高言猜不出来,拿起卢伟的本子,刷刷刷写了几个大字,冲着高言展示。
“必须上啊”。
高言笑笑,没搭理贾樟柯。
“谢谢叶老师,给您拜年了,麻烦转告姜闻师兄,我真的有事要忙。”
叶老师在电话那头是痛心疾首,这高言看不出来,还是个杠子头,太犟了。
“行吧,我跟姜闻说说,你后悔了,立刻找我。”
“好嘞。”
挂了电话,贾樟柯立刻咆哮:“主角配角?为什么不上姜闻的戏,什么电影,电影名?”
“电影,名字没问。”高言笑笑。
“我打听下。”贾樟柯掏出手机,问了一圈。
“搞清楚了,《鬼子来了》,拍了一半了,没钱了。
姜闻太能折腾,发现剧本有欠缺,临时加个演员,或许就是找你的原因。
另外听说原着作者尤凤伟,哦,也你们青岛的作家,他对姜闻的改编不满意,也在闹矛盾中。”
高言竖大拇指点赞,这消息打听的,贾导人脉可以啊,不是以前的屌丝导演了。
“姜闻拍戏事多,个性太强,很难相处合拍,另外是临时加塞进去的,不去拍也行。”
卢伟提议。
杜汐玥却说:“不是说剧组没钱了?我们可以投资啊。”
嘿,别说,你别说,杜汐玥很有投资理念。
但是,姜闻虽然因为此片获奖不少,甚至日本也获大奖,可他本人因此禁影五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华娱之疯狂年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华娱之疯狂年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