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敢出声反对这位明显不正常的帝王,乖乖的照做,只当他失心疯了。
康熙还为胤礽上谥为“仁睿太子”,所有程序走完后,康熙做了一件更为疯狂的大事——
将胤礽葬于景陵,与仁孝皇后合葬。
这也就意味着,与康熙合葬。
这一决定遭到了朝野上下强烈反对。
皇帝疯魔了,他们可不能疯。
可康熙不听劝,为此处置了一大批的奴才、臣子,甚至还有王爷和妃子,杀了个人头滚滚之后,一意孤行的将胤礽葬进去。
丧事终于完结,康熙继续表现的像个没事人一样,该上朝上朝。
只有贴身伺候的梁九功知道,康熙每晚都会避开人来到鋶庆宫,坐在胤礽的床上、书桌前,静静的不说话。
胤礽的案台上,压着一份绝笔书。
那上面字字句句皆是对自己未来结局的坦荡,以及自己去后,妻妾子女们的安排。
原来,保成这么早就心存死志了吗?
康熙握着那绝笔书,神色凄惶,泪如雨下。
他最爱的孩子,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到底承受了多少痛苦,才让他忍心抛下阿玛家小,绝望自尽?
他的保成啊!
百年之后,他要如何与玛嬷和仁孝交代?
保成,你好狠的心!
康熙独自承受着剜心之痛,在白天一切平常,却在夜晚崩溃痛哭,哭保成的狠心,也哭自己的狠心。
如果他没有废掉保成,他是不是就不会选择去死了?
可是,可是保成,你被小人教唆太过啊!
你怎么能因为别人几句挑拨,就和阿玛离心了呢?
他小小的保成,他风光及月的保成......
都是那些心怀不轨之人!都是他们挑拨了朕和保成!
失去爱子的帝王冷酷无情,继续着废太子一案中对相关人等的处置,只是更冷血罢了。
凡是他认为挑唆了胤礽的,该杀的杀、该贬的贬。
一时间,前朝后宫人人自危。
胤礽的绝笔中,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妻妾子嗣,希望他们不要再被卷入皇权争斗,如他一般身不由己、不能善终。
明明胤礽并没有指责他这个父亲,可康熙就是觉得心里堵得慌。
他知道,他也错了,他也是害了保成的凶手之一。
一想到保成是如何绝望的吞玉自尽的,康熙的心就宛如被钝刀生生剜着,痛得他不能呼吸。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绝对不能不能再出事了。
胤礽死去的第一个除夕合欢家宴,弘皙被封为理亲王,赐婚蒙古科尔沁格格,婚后出宫开府,奉养和韵等嫡母庶母及兄弟姊妹们;其余子嗣也封了贝子,宁楚克则为和硕格格,成年后由康熙亲自赐婚,嫁与京城之中。
没有人敢反对才十四岁的弘皙一跃成为亲王这件事,在宫中为胤礽守孝三年后,弘皙与蒙古格格完婚,搬入早就修整好的理亲王府。
娶了蒙古格格,意味着皇帝暂时没有将弘皙立为皇太孙的想法,因此理亲王府成为京中清贵一般的存在。
身为仁睿太子遗孀,和韵的太子妃名头让她的身份变得更高;且由于青年守寡,寻常宴会她都可以推掉。只有宫中大事,或是太后传召推辞不得,和韵才愿意出门。
跟着弘皙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理亲王府,不用再每日提心吊胆、劳心劳力,和韵心胸开阔,闲暇时间都花在教导女儿宁楚克身上。
这个时代对女子的束缚实在是多,即使是高贵如皇家女,也逃不过被规矩支配、被奴才支配的命运。
可是她来了,她不会让宁楚克年纪轻轻就没了性命。
她教宁楚克如何管御下人,如何经营产业,如何与人相处;更教了她一身的武艺和医术,希望她能顺遂平安的度过这一生。
康熙五十九年,宁楚克晋封和硕淑敏公主,下降沙济富察氏。
富察氏百年望族,比之其余满洲贵族勉强算家风优良,更遑论乾隆一朝还出了个一后一妃、两皇子一公主,以及无数名将,至少未来六十年都能安稳立于皇权中心。
得益于她的悉心教导和坚定支持,宁楚克的一生可谓顺遂安康,享年九十,在新朝建立之前安详辞世,无疾而终。
喜欢快穿愿望捕捉器请大家收藏:(m.20xs.org)快穿愿望捕捉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