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县渔民,宜兴渔民,甚至冲到岸边,把湖州渔民的网给割破了。
而长兴县衙,对此缄默不语。
因为,真不好管。
除了管辖权,还有两省的尴尬。
一桩民事小矛盾,不可能让布政司衙门出面交涉。
而且,
就算浙江布政使出面,江苏布政使也未必搭理。
只会掉面子。
这个盲点,李郁也发现了。
于是,他更开心了。
前段时间总让挂着太湖厅旗帜的船,不时在长兴水面游弋一圈。
美名曰,维护本地渔民利益。
遇到渔民,
就摆出穷追猛打,甚至开炮的疯狂举动。
当然了,不会真打。
只是空炮,或者歪炮。
长兴渔民被吓尿无数,回去后疯传,
导致再也没人敢冒险下湖捕鱼了。
不过,他们很快找到了新活计。
挖石灰矿。
李郁没有让手下人出面,而是找了几个当地人,
以他们的名义雇佣壮丁,
疯狂的挖石灰石。
……
再后来,
李氏水师,甚至疯狂到了去宜兴县,无锡县(都属于常州府,此时江苏长江以南,仅有松江、苏州、常州三府,还有太仓直隶州)水域追赶渔民的举动。
依旧是挂着太湖厅缉捕营的旗帜,
这种顶着官皮,干私活儿的行为,很容易上瘾。
总之,
效果不错,这两县的渔民都小心翼翼,不敢越线。
减少了自己造反事业暴露的风险。
常州府,
因此事甚至提出了抗议,然而苏州府一口咬定。
那些渔民是越线了。
茫茫水面,这线谁说得清在哪儿。
两府打了一阵的口水官司,偃旗息鼓了。
没意义,没结果,尽扯皮。
宜兴县的渔民,
咽不下这口气,组团偷偷打渔。
结果,一下子了来了5艘兵船。
炮弹落在渔船周围,吓的人脸色发白。
然后登船抓人,扣船。
把人扣押到了年后才放,还交纳了一笔罚款。
李郁以处置渔业纠纷为名,独占水面为实,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尚未来得及实施下一步,
改变商船航道的计划。
府城就传来了惊天大消息,
出事了!
……
十泉街,东西走向。
居住在这条街的人,都有点身份。
福康安骑在马上,身穿棉甲,眼神阴沉。
抚标左营,
在一炷香的功夫内,击溃了集体上书抗议的府城百姓。
目视所及,
至少打死了20几个百姓。
多数是中箭,少数是被踩踏至死。
“抚台大人,标下已奉命驱散乱民。”
“嗯,尽快清理。”
他很不开心,觉得这些刁民死有余辜。
竟然纠集起来,想到巡抚衙门抗议,递书。
和朝廷讨价还价,能不能换快地儿,比如到城外荒地里建满城。
简直荒唐可笑,
也不想想满城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是为了监视当地的士子,汉民,绿营兵。
……
陆续的,
府衙差役,元和县差役,城守营赶到。
所有人都傻了,
鲜血染红了积雪,触目惊心。
“这,这,这?”
张有道有些呆滞,不知该说什么。
黄文运面无表情,直接上轿回府了。
有位现场目击者,
仔细描述了当时的事情经过。
数百人,吵吵嚷嚷的从娄门出发,
几十个读书人,士绅牵头,大群的普通百姓跟在后面。
结果,
还没到巡抚衙门所在的道前街,
就遭遇了闻讯赶来拦路的抚标左营。
双方发生了矛盾,互相推搡。
说实在的,苏州府的士绅阶层,从来没把绿营兵放在眼里。
所以也没有畏惧之心。
骂的比较难听。
……
放在平日,
这些养尊处优的士绅阶层,也不会公然和官府叫板。
主要是,这次自身利益受损太严重了。
搬迁,是几乎没什么补偿的。
小户人家,3两白银。
大户人家,50两白银。
当然了,官面的说法还是不错的。
在城北,给每户人家免费提供相同面积的土地,供建房。
原房屋,可以自行拆除,
砖瓦,木料,桌椅家具,还是可以再次利用的。
官府提供马车、船只,帮着搬运。
甚至,还减免半年的赋税。
可惜这是在大清,
百姓虽然愚昧,胆小,狡黠,却深知一道理。
官府说的话,一般不能信。
越漂亮的话,越不能听。
这是根植在血脉里的记忆,打出生就有了。
一个被迫迁走的商人,
对着上门劝说的差役大骂:
“真有好事,还能轮到咱们?”
“只有坏事,才会轮到咱们。”
差役也不接话,只是尴尬一笑。
商人一边咒骂,一边擦眼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清话事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清话事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