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迫切需要钢铁大动脉;
前述原因都是军事层面,归根到底还要落脚到经济基础层面。经济实力是军事的基础,发展经济是万万离不开铁路的。我国为了应对可能战争潜在威胁,把国防工业及重工产业尽可能的往内地迁移,此所谓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的重头戏是大西南,这个很好理解。大西南矿产资源丰富,美中不足的是群山叠嶂让交通不便。但是,勤劳朴实的中国人从来不怕艰难险阻,区区群山叠嶂不是阻碍我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理由。根据中央的三线战略部署,确定了“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大量事关国防建设的重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大西南,尤以四川最为集中。铁路兴,则百业兴,历史的车轮早已证实了这一铁律。四川的国防工业发展需要铁路,大西南发展也需要铁路,三线建设更需要铁路。在此背景之下,襄渝铁路就为大西南的三线建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矿产资源和人才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确实是精辟之至。综上所述,中央军委急调铁道兵入川修建襄渝铁路,本质上还是为了练兵备战谋打赢。1984年1月,铁道兵正式撤编,整建制并入铁道部。至此,铁道兵退出了历史舞台,可襄渝铁路却发光发热,为大西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襄渝铁路的修建过程中,平均每公里牺牲两人,也就有了“襄渝铁路是建在铁道兵战士的脊梁上”的说法。老一辈吃了几代人的苦,修建了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的铁路网。时至今日,我们还享受着老一辈人修建铁路带来的国防红利。
喜欢军史周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军史周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