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定天下

战国小怀王

首页 >> 楚定天下 >> 楚定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 皇孙白手起家 唐人的餐桌 大唐第一亲王! 从军行 朕真的不务正业 全家流放:我带着嫂夫人去逃荒!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楚定天下 战国小怀王 - 楚定天下全文阅读 - 楚定天下txt下载 - 楚定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科普章—攻城战(还在开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国防工程,主要指保障国家军事行动顺利进行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生存力以及阻碍敌军行动并增大其伤亡率的各种工程设施。中国古代的国防工程基本上是以城池、长城为主体的筑城体系。城池筑城体系,就是以墙壕为主体,与其他工程设施及保障设施共同组成的环形防御工事,即封闭型的点式筑城;长城筑城体系,是在城池筑城体系基础上发展而来,即开放型的线式筑城。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把城池看作是重要的国防设施之一。如《管子·权修》中说:“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武器),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伍子胥的话:“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以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斯则其术也。”《墨子·七患》说:“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尉缭子·守权》说:“池深而广,城坚而厚,士民备,薪食给,弩坚矢强,矛戟称之,此守法也。”这些说法的共同思想,都是把城池、武器和粮食看作是国家设防的基本内容。春秋时期的战争,以车战为主,对高耸的城墙和深广的壕沟无能为力。依托城池作战的守军,只要有必需的守城武器和足够的粮食储备,以有限的兵力就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抗御住优势敌军的进攻。因而,为了保存自己,各国诸侯竞相增修、新筑和扩大自己的都城,同时还在敌国主要方向的战略要地构筑军事据点,派军戍守。当时称这种据点为“塞”。如晋君“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使女宽守阙塞等。各国大夫乘机也在自己的领地、采邑筑城,于是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筑城高潮。如鲁国仅新建城池就有19座,吴国在阖闾之后有文献可查或有遗址可寻的城池就有18座。但当时人口尚少,亦不密集,如《战国策·赵策》所说:“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城内各居民点遗址出土过大量农具,各居民点间亦尚有大面积没有建筑物的空旷地,和城外居民的聚落遗址相比,没有显着的区别。说明当时大多数城内居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这时的城池,除大的都城外,一般城池还不具备足够的经济性质,严格地说,还属于设防城堡性质,尚未形成商业比较繁荣的城市。

随着铁工具的逐渐推广和普遍使用,至战国时,农业已发展为犁耕农业。这扩大了与手工业的分工,从而引起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于是城池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大的都城,由政治、军事性质为主,发展为在经济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城市”。从考古和文献记载看,战国的城市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城市数量增多,人口密集度空前提高。据《帝王世纪》估计,战国中期中原地区人口总数约1000余万。最大的都城有7个,略小的都城有10个左右。各国都城人口总数当在200万左右,其中最繁华的是齐国国都临淄,人口高达三四十万。各国共有郡城三四十个,每郡城平均人口亦当有数万。此外,还有近800个县城,每县城人口也不下数千。这表明,战国时期整个中原地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都集中居住于城市之内。(2)城市规模和城墙范围有所扩大。战国时期的大小城市,四周均有城墙及护城河,但面积较前有所扩大。除早在春秋末期就已高度发展的齐都临淄外,其他都城一般在15平方公里以上。如燕昭王营建于公元前311年的燕下都(今河北易县)由两个方形城池联结而成,城墙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面积达30余平方公里。赵敬侯于公元前386年徙都邯郸后新建的都城,由宫城和郭城共同组成。宫城由3个呈“品”字形的坚固小方城组成,面积约3平方公里;郭城为长方形,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约5公里,面积约15平方公里,总计面积约18平方公里。魏国前期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由内、外两方形城组成。宫城周长约3公里,在郭城中间;郭城周长约15.5公里,面积也达15平方公里以上。这些遗址基本反映出战国大城市的整个面貌。至于一般郡、县等小城,也大都超过或等于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范围。(3)城墙厚度、高度增加,宫城位于制高点。西周时期的城墙,其夯土主墙,一般均厚10米左右,夯层大体厚10厘米;至春秋后期、特别是至战国时期所筑城墙,一般均已增厚至20米左右,有的达40米,夯层也增为20厘米。这说明夯筑技术有所提高。从发掘的鲁国都城曲阜城墙剖面夯土可以明显看出,该城经过五期夯筑加修。第一期即始建时的夯土,并不怎么厚。以后又增筑4次,至第四期、即战国时,已增厚至20米以上,有的地方厚达40米左右。城墙增厚,有利于防御敌军破坏城墙。例如敌军若以“穴攻”手段,挖空城基使城墙倒塌时,因城墙厚度大,敌军进行地道作业就需要很长时间,守军可以时间充裕地对付敌人;即使敌军能够挖空一段城基,由于墙厚,也只会平均下沉,且易于修补,而不致像单薄的城墙那样,因墙基被毁失去重心而倒塌。敌军若以水淹城时,厚墙就成为坚固的堤坝,不致在短时间内因水浸而崩塌。城墙的高度,春秋以前一般在10至12米左右,至战国时,多数城墙已增高至15米以上。以新郑韩都故城(原为郑都,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后迁都于此,故一般称之为“郑韩故城”)为例,现存城墙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夯筑而成,至今残高尚有15至18米。再如赵都邯郸,现存部分城墙,仍有残高12米以上。

宫城,特别是宫殿位置,一般都设于制高点上,以便于瞰制全城。而宫殿又都是筑建于夯士高台之上,如赵都邯郸宫城西城的宫殿土台遗址,长宽各260米,高出地表面达19米,这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尊严。总之,战国时期的城市,包括都城和一些郡城,已经和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城市一样,具有三特性:即政治性、军事性和经济性。政治上,它是一定区域内的统治中心或政权所在。经济上,它集中一定的财力、物力和手工业及商业。在军事上,它往往是扼居于战略要地,并拥有相当的防御手段。三者之间,相互有机地联系着,达成辩证的统一。当然,它们也并非总是三者并列,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城各有侧重。由于城市的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多,由于城市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处于重要地位,由于当时的战争性质已发展为封建兼并为主,在战争内容上表现为七大国激烈角逐、争城夺地,所以城市便自然地变为战争争夺的重要目标,从而使城市攻防作战大为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战国时期较大的作战行动共219次,其中2/3以上与攻守城池有关。如公元前286年,秦将白起攻魏,仅此一次作战,就攻占魏国大小城池61座。

喜欢楚定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楚定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嫡嫁千金 诡舍 燕辞归 你一个交警,抢刑侦的案子合适吗 重生60年代,开局就上山下乡 官途狂飙:从秘书到省委书记 穿越兽世:绑定生子系统后逆袭了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华娱从摇滚开始 权臣闲妻 御鬼师:我契约了亿只S级鬼物!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规则怪谈:我能完美利用规则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四合院:重生贾东旭,开局新婚夜 逆天悟性:从开创观想法开始长生 六十年代随军日常 绝世唐门 犟骨 大奉打更人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 大明:狱中推算国数,老朱崩溃了 铁血强国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 1627崛起南海 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 红楼天骄 北宋穿越指南 箱子里的大明 流氓太子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红楼正经人 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 大唐闲散王爷 红楼襄王 
最近更新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 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 风入邺 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 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 大宋天朝之裂变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 我岳父是朱元璋 灰角 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 时空搅屎棍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大顺宝藏 大明无敌电商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大唐小说家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楚定天下 战国小怀王 - 楚定天下txt下载 - 楚定天下最新章节 - 楚定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