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浊酒老仙

首页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汉乡 气炸李世民,长孙皇后怀我孩子了 镇国傻世子 曹操的痞军师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 废物皇子:到了封地就不苟了 我夺舍了隋炀帝 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浊酒老仙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全文阅读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txt下载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4章 笼络人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不论古今,行政级别越高,办事机构越多,官员的品级也会越高。

后世一个县的县长也仅仅是正处级,而若是到了北京部委,正处级的领导可能都只是个打杂的,甚至中央部委这样的机构,一进去就可能是正科或者副处,这些其实从公务员考试的岗位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府衙的府堂是知府衙门中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同知分管,下设典史胥吏若干,这若干可多可少,但正九品的典史至少有八人,这都是大明的规定。

这些典史想要继续升迁难度很大,他们今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能混一个县令当当。

当然,这些人至少是官的层面,和县衙的那些胥吏相比,他们至少还有个奔头。

除了府堂的典史之外,经历司的经历、照磨司的照磨、司狱司的司狱等都是正九品,知事是从九品。

县衙有六房做事,府衙照样也有六房做事,比如说吏房掌管考勤、丁忧、起复;户房掌管户口、征粮纳税、灾荒赈济;礼房掌管兴学、科举、教化、旌表、礼仪、祭祀、节庆;兵房掌管兵差、民壮、考武、治安;刑房掌管破案侦缉、堂事笔录、拟写案牍、管理刑狱;工房掌管工程营造、修理仓库、起盖衙门等等。

各房的办事人员通称为典吏,而各房的头目,或称经承,或以各房之名冠之,称吏书、户书、兵书、刑书、工书等等。

同知毕良言讲的滔滔不绝,对府衙的事情一清二楚,特别是当他讲到数量庞大的胥吏之时,李翰林倒吸了一口凉气,整个府衙的胥吏竟然达到了两三千人。

这两三千人不是由朝廷任命而是府衙自主招聘,虽然在府衙做事,但和那些有品级的官员相比完全是两码事,配备再齐全的知府衙门顶多是将部门设齐全,比如说管和尚、道士的部门都设了主事,但宝庆府又不是顺天府这样的大府,两三千人的胥吏明显太多。

当然,听到这个数字李翰林也并不意外,后世都有官员打招呼为自己不争气的儿女谋个差事,更何况大明这种讲人情世故的家天下,上梁不正下梁歪,朝廷都是如此,更何况下面这些府衙。

刚到宝庆,这中间牵涉到太多利益,虽明知道此事不合理李翰林也只能忍着,万一动错了人得罪了朝廷大员或者大势力,此事便是个大麻烦。

新化一个县衙的水都如此深,更何况宝庆这样的知府衙门,这里原本是张天顺的大本营,他的大本营若是没有问题,鬼都不信,宝庆这个地方母猪都能拱死人,不得不防。

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李翰林简单的布置工作之后就让各县的县令先回衙门,来知府衙门开一次会议不容易,来回得折腾十多天,一个县令十几天不再县衙,县衙还不乱成一锅粥,当初自己做县令之时最烦的也正是跑到宝庆开府衙会议,路途艰险不说,重要的是耽误时间。

会后,毕良言亲自将李翰林送到了知府后院,和县令一样,衙门的后院基本上是知府的私人宅院,晚上也有人把守,看到曾经对自己点头哈腰送钱送伞的下属摇身一变成了自己的长官,毕良言五味陈杂,不是滋味。

也正是因为他曾经收过李翰林的银子,现在才局促不安,当知道是李翰林担任宝庆知府之时,毕良言急的五个晚上都没有合眼,但心和这位主官搞不好关系。

明朝可没有行贿这个说法,受贿有罪而行贿则轻的多,换成现代的说法是皮肉都不痛的批评教育,意义不大,正是那次视察,毕良言无形之中便被李翰林抓住了小辫子。

对于李翰林而言,衙门中有贪官并不可怕,相反,若全是些老老实实的人他还真不知道如何管理,贪官是可恶,但贪官办事效率高、处理事情灵活啊,试问哪个清官有贪官的办事效率高?

毕良言虽然吓得要死但李翰林却不会把他怎么样,他深知这个同知的重要性,没有他处理和领导绝大部分事情,偌大的一个宝庆府杂七杂八的事会弄的自己眼花缭乱。

但李翰林其实也担心一点,那便是毕良言的人品。

如果毕良言跟刘新发一样聪明,一教就会,那倒也不用担心,他怕的是这小子有自己的思想,吃里扒外,明着一套暗地里又是一套。

此事倒也简单,如果这毕良言真的不听话,上报太子或者四爷废了他便是,即便是朝廷这条路行不通,不是还有天盟嘛,杀毕良言不就是他这个天盟盟主的一句话。

想到这,李翰林原本浮躁的心又放心不少。

“大人,从此以后这里就是您的休息之所,被褥全是新的,左边是您的寝房,右边是厢房和客房.....”

毕良言殷勤的介绍道,待他介绍完毕之后,李翰林去了书房,简单的翻了一下书籍,装成一副文人摸样,而后才说到了重点:

“良言老哥,你辛苦了,初来宝庆当政,以后事事还得劳烦老哥帮忙。

虽然我手中有老哥的一些往事,但希望老哥你莫要介怀。

当官嘛,谁不想弄几个银子养家糊口,只要不愧对百姓、愧对朝廷,有何不可?

翰林老弟我不是迂腐之人,有些事情看得很开,相比于这些事情,良言兄对老弟我的忠心才是最重要的。

良言兄的真心值万金,也是老弟我最想得到的。”

见身旁无人,李翰林直接说道,这番话句句违心,目的就是笼络人心,如若毕良言聪明,将来还能做个朋友,如果能成为知己,将他推上知府的位置也不是难事,但如若执迷不悟,他在宝庆待不下去。

毕竟......

宝庆府绝对不会让一个外人在中间当搅屎棍。

李翰林刚才的那一问对于毕良言而言绝对是灵魂质问,这个问题的实质便是——如今我到此地做知府,你愿不愿意成为我的人。

喜欢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乳娘的诱惑 坏妈妈 天兽鼎 官场:从市委办开始主政一方 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 重生:权势巅峰 诸神愚戏 乡村滥 穿越六零,惊现系统,玩转年代 官路之谁与争锋 重生大时代之王 圣上轻点罚,暗卫又哭了 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乡村大凶器 四合院:开局报警抓傻柱 春风玉露 回到1970开局要分家 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 权力巅峰:从借调省委大院开始 徒儿你无敌了,下山去吧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红楼:绝世悍将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抗日之铁血智将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我夺舍了隋炀帝 穿越到古代,我成了穷酸秀才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永乐大帝:朱标 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朕,木匠皇帝? 明末最强走私犯 佣兵1929 大红楼之林家公子如仙似魔 红楼骄子 红楼之剑天外来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穿越首辅:寒门难支,科举成状元 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 
最近更新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 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汉官 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 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 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红楼之姓贾非贾家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强国,从清末开始 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小兕子驾到 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 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 浊酒老仙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txt下载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最新章节 - 明朝:我真的没想带朱棣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