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例行的“非正式谈话”刚刚结束。
林晓晓如往常一样,在回答了陆寒州几个关于近期用户反馈数据的问题后,带着几分完成任务后的轻松(以及内心大量未说出口的、对数据呈现方式的犀利吐槽),恭敬地告辞,轻手轻脚地退出了总裁办公室。
门被轻轻合上,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声音,也带走了那个总是能在他这间过于冷硬规整的办公室里,搅动起无形思维涟漪的存在。
陆寒州没有立刻回到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后。他依旧坐在会客区的沙发上,身体微微后靠,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扇已然关闭的门,仿佛能穿透厚重的实木,看到那个正沿着走廊离开的、略显单薄的背影。
办公室里还残留着一丝极淡的、属于林晓晓的清新气息,与她平时在工位上用的那款廉价护手霜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与他这里惯有的冷冽香氛和皮革气味格格不入,却异常顽固地停留在空气里。
他的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她刚才内心那些活跃的、带着点小情绪的OS:
【这数据图表谁做的?颜色搭配也太直男了吧!重点一点都不突出!】
【就知道看平均数,长尾分布里的那些‘极端’用户才更有研究价值啊,说不定藏着宝藏意见呢!】
【唉,跟老板说这些他肯定觉得是小事,还是憋着吧……】
这些琐碎的、带着鲜明个人色彩的内心活动,与她在自己面前那副谨小慎微、言不由衷的模样,形成了无比生动的对比。
陆寒州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沙发光滑的皮质扶手上轻轻摩挲。
就是这种对比。
就是这种唯有他能窥见的、表层平静与内核汹涌之间的巨大张力。
就是这种完全不受他掌控、却总能精准刺破问题核心的、鲜活的思维方式。
构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连接。
这种连接,与他和赵启明之间的上下级从属关系不同。
与他和苏晴之间的互相算计与权力博弈不同。
甚至,与他和商业伙伴之间的利益捆绑也不同。
这是一种单向的、隐秘的、建立在他特殊能力之上的,对另一个灵魂深处最真实一面的独家阅览权。
他“听”得到她对工作的抱怨,对同事的不满,对美食的渴望,对下班自由的向往,甚至……对他这个老板偶尔外貌的偷偷欣赏(“帅得有点犯规”)和性格的暗暗腹诽(“冰块脸”、“独裁者”)。
他知晓她作为“拂晓”的才华与梦想,也清楚她作为“林晓晓”在职场中的咸鱼与挣扎。
他看到了一个远比表面上呈现出来的,更复杂、更生动、也更……有趣的灵魂。
而这种“阅览”,在长达数月的持续“更新”中,早已超出了单纯“获取灵感”或“利用才华”的范畴。它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就像此刻,在她离开后,办公室骤然恢复的、过于标准的寂静,反而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空洞。
他发现自己开始不满足于仅仅在“工作需要”时去启动这种连接。他会开始期待她那每周一两次的出现,期待听到她内心那些或犀利、或跳脱、或充满生活气息的“转播”。
那已经成为他高压、理性、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生活中,一个固定的、带着意外惊喜的“娱乐频道”和“思维校准器”。
更让他心神微动的是,他意识到,这种连接让他对林晓晓这个人,产生了不同于公司里任何其他人的关注。
他会注意到她今天似乎没什么精神,是不是昨晚又熬夜画稿了?
他会发现她偶尔换了一个新发卡,颜色很衬她。
他甚至能通过她内心OS的活跃程度,大致判断出她当天的工作量和心情状态。
这种关注,细致入微,潜移默化,早已渗透到他思维的缝隙里。
危险。
理智在脑中拉响警报。这种超出掌控的关注和依赖,是决策者的大忌。他应该保持距离,应该将她仅仅视为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就像他对待其他有才华的员工一样。
但是……
陆寒州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刚才谈话时,她因为某个技术术语而微微蹙起眉头,眼神却格外专注清澈的模样。
还有她离开前,那双总是带着点怯意的眼睛,在以为他没注意时,飞快地掠过他桌上那盆绿植,内心嘀咕了一句【这仙人掌再没人浇水真要成标本了……】。
一丝极淡、几乎无法捕捉的弧度,在他紧抿的唇角稍纵即逝。
工具不会有这样鲜活的眼神,不会有这样无厘头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内心戏。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那扇紧闭的门,深邃的眼眸中,情绪翻涌,最终沉淀为一种复杂难辨的幽光。
这条因读心术而意外建立的、单向的、隐秘的连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那个叫林晓晓的女孩,以一种他从未预料、也无法轻易切断的方式,锚定在了他世界的特殊坐标上。
它不再仅仅关乎项目,关乎灵感。
它开始关乎……一种连他自己都尚未完全定义的、独一无二的在意。
喜欢我的摸鱼心声被顶头上司听见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摸鱼心声被顶头上司听见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