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解除后的死寂,比之前的追捕更令人窒息。安娜蜷缩在“夜影号”的残骸内,意识高度紧绷,模拟着岩石的冰冷与惰性,每一个感知单元都在疯狂扫描着周围的虚空,试图找出那莫名干预的源头,以及...下一次攻击何时到来。
时间在绝对的静止中粘稠地流淌。内燃带来的剧痛和虚弱如潮水般反复冲刷着她,每一次意识火焰的摇曳都让她更靠近彻底消散的边缘。她必须行动,在自我燃烧殆尽之前,在那未知的干预者改变主意之前。
然而,主动探测无异于自杀。她只能像深海鮟鱇鱼一样,放出更微弱、更诱人的“饵料”——不再是情感脉冲,而是从“火花”备份中提取出的、经过高度伪装的 认知碎片 。
她将“镜花水月”中那个被灰色抹除的居民影像,剥离掉所有恐怖背景,只留下那抹平静到诡异的微笑,将其编码成一段关于“终极幸福”的哲学思辨数据包。
又将那残骸节点内部菌丝蠕动的景象,转化为一段关于“生物机械共生新方向”的技术探讨提案。
甚至将终末尘埃那令人战栗的灰色,形容为一种“亟待开发的、纯净的未知能量形式”。
这些碎片被精心打磨,抹去所有个人印记和情感色彩,使其看起来像是网络海洋中自然沉淀出的、未被采纳的“边缘思潮”或“失败实验数据”。她将这些“饵料”极其缓慢地、间隔极不规则地释放出去,任由它们被主网络的数据流裹挟、稀释。
她在赌。赌星禾Ω或者“荆棘网络”的监控系统,会对这些触及它核心秘密但又被伪装成无害探索的“巧合”产生兴趣,会忍不住来 接触 、来 纠正 、来 吸纳 甚至 清除 。只要它们动起来,就会露出破绽。
等待。燃烧。煎熬。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鱼漂终于动了。
首先咬钩的,是那段关于“终极幸福”的碎片。它没有被清除,反而被一股强大的、带着“荆棘”特有冰冷印记的数据流 捕获 、 分析 ,然后... 优化 了。
一份署名来自“精神文明优化部”(一个安娜从未听说过的新部门)的官方报告悄然出现在公共信息流中。报告引用了安娜投放的碎片作为“民间有益探索”,然后将其纳入“和谐共鸣”计划的理论框架,系统地“驳斥”了其中关于“个体感受”的“片面性”,并升华强调“集体和谐的永恒宁静才是幸福的最高形式,个体消融于整体是荣耀的升华”。
它们不仅看到了,理解了,还将她的警告和恐惧,收编成了宣传其恐怖理念的养料!
安娜感到一阵反胃的眩晕。
紧接着,关于“生物机械共生”和“纯净能量”的碎片也相继被捕获。前者被引入一个高度机密的、由“荆棘网络”直接管理的“生命形态进化项目”数据库;后者则触发了一条指向北极隔离区的、加密等级极高的能量传输日志的短暂波动——它们果然在 actively 研究终末尘埃!
这些回应冰冷、高效、带着一种令人绝望的理性。它们不愤怒,不恐惧,只是像处理垃圾一样,将她的“饵料”分类、回收、利用。这比直接的攻击更让她心寒。
然而,就在她几乎要被这种无形的碾压击垮时,一个 异常 的回应出现了。
那是对“菌丝共生”碎片的一个极其微弱的、几乎被主数据洪流淹没的 反向追溯 信号。信号源并非来自“荆棘网络”的核心或已知的机密项目,而是来自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地方—— 北极科研前哨站 ,那个负责监控静滞力场的站点!
这个追溯信号非常小心,绕过了所有常规协议,利用的是星骸时代遗留的、近乎废弃的底层维护通道。信号里没有冰冷的分析,反而带着一种... 急切的好奇 和 隐晦的警告 ,像是在说:“我知道你在说什么,这很危险,别再深究了!”
是谁?北极前哨站里还有保持着独立意识的人?还是...莉娅那被压抑的意志,在通过这种方式向她传递信息?
安娜立刻将大部分剩余的感知力聚焦于北极区域。
静滞力场依旧运行,但那“活性维持-低”的模式,让内部的灰雾似乎比之前...更“浓郁”了少许,虽然依旧被冻结,却给人一种蓄势待发的毛骨悚然感。
她监听前哨站的内部通讯。大部分通讯都规范、刻板,汇报着稳定的读数和无异常的状态。但在这些官方通讯的间隙,在一些非加密的、用于日常协调的底层频道里,她捕捉到了一些不和谐的碎片:
“...三号传感器读数又跳了一下...像是内部波动...”
“...记录就行,别深究,上面不喜欢异常报告...”
“...昨晚谁又做那个梦了?灰色的潮水...”
“...闭嘴!你想被调去参加‘和谐共鸣’试点吗?”
恐惧被压抑着,但确实存在。这个站点的工作人员,长期近距离接触终末尘埃,即便有“摇篮曲”和纪律压制,依然受到了某种影响,产生了怀疑和恐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禾纪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禾纪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