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蝉鸣在柳泉村的海面上空回荡时,林砚正蹲在岸边的礁石上,看着同心鱼的鱼卵在特制的网箱里孵化。透明的卵膜中,小鱼的身影已隐约可见,尾鳍上淡淡的同心结纹路随着水流轻轻摆动,与青岛海域传来的能量波动产生着奇妙的共鸣。
“穿卫衣的少年说这些鱼卵需要月光石粉末才能顺利孵化。” 春燕提着陶罐走来,罐子里的粉末泛着柔和的蓝光,“科学家特意调配了浓度,说既不能太浓也不能太淡,要刚好匹配柳泉村的地脉能量。” 她将粉末均匀地撒进网箱,卵膜立刻发出淡淡的金光,小鱼的纹路变得清晰了许多。
白望月的额间月牙痕映着水光,他正用界通果果核控制器监测着海水的能量参数。屏幕上的曲线与青岛那边的实时数据完美同步,只是在月光升起时会出现细微的波动。“同心鱼的生长周期和两界的月相有关。” 少年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当两个世界的月亮同时升起时,它们的生长速度会加快三倍。”
墨影将采集到的同心鱼鳞片与奇异海藻混合,制成浅绿色的药膏。药膏接触空气的瞬间,散发出类似海水的清冽气息。“这能增强渔民的水性。” 她将药膏涂在渔民的手腕上,“就像现代的潜水服,只是用两界的自然材料制成,更贴合我们的体质。”
石蛋举着相机跑过来,屏幕上是青岛海边的实时画面 —— 穿卫衣的少年正和渔民一起加固渔网,网眼的大小与柳泉村的网箱完全一致,显然是为了让成年的同心鱼能顺利通过光带。“他们说今天会送一批成年鱼过来!” 少年兴奋地指向光带,“你看,能量波纹变密集了,肯定是鱼群在靠近!”
林砚的桃木剑斜插在礁石缝里,剑穗上的同心结玉佩随着海浪轻轻晃动,玉佩的金光在海面上形成道无形的屏障,将网箱与周围的海水隔开。他望着光带的方向,那里的能量波动越来越明显,分水龙的虚影在光带边缘盘旋,像是在引导即将到来的鱼群。
“来了!” 有人指着光带喊道。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群色彩斑斓的同心鱼穿过光带,鱼群在海面上形成道流动的彩虹,鳞片上的金光与柳泉村的阳光交织,将海水染成了梦幻的颜色。穿卫衣的少年和几位青岛渔民紧随其后,他们穿着绣有槐花图案的救生衣,手里提着装满渔具的箱子。
“这些成年鱼能带领小鱼熟悉环境。” 穿卫衣的少年跳进柳泉村的渔船,救生衣上的图案在阳光下格外鲜艳,“科学家说这叫‘生物引导’,比任何仪器都管用,就像柳泉村的老马认识回家的路。”
青岛渔民们很快展示了现代的捕鱼技巧。他们操作着带有两界阵符文的渔网,网撒下去的瞬间,符文发出的金光吸引着同心鱼游入,却不会伤害其他海洋生物。“这是我们和白望月一起改良的。” 一位老渔民笑着说,“既有现代渔网的效率,又有你们符文的灵性,是真正的两界融合。”
春燕则带着艺术家在海边写生,画布上,柳泉村的渔船与青岛的现代化捕鱼船并排停泊,海面上的同心鱼群组成巨大的同心结图案,天空中,分水龙的虚影与现代的海鸥和谐共处。“我要把这幅画叫做‘两界渔歌’。” 艺术家的画笔蘸着槐花汁颜料,“回去后和青岛的海景画放在一起,组成完整的画卷。”
白望月和科学家则在研究如何让同心鱼在柳泉村繁衍生息。他们在海底设置了能量浮标,浮标上的符文能模拟青岛海域的环境,同时释放柳泉村的地脉能量。“这样小鱼既能适应新环境,又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源。” 科学家调整着浮标的参数,“就像在异地生长的孩子,既懂他乡的语言,也记得故乡的歌谣。”
墨影和青岛的生物学家则采集了柳泉村海域的浮游生物,与青岛的样本进行对比。显微镜下,两种世界的微生物正在缓慢融合,形成新的物种。“这些微生物是同心鱼的食物。” 墨影的黑丝轻轻触碰培养皿,“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调节两界海域的生态平衡,让更多生物能在这里共存。”
石蛋跟着穿卫衣的少年学习现代的捕鱼工具。少年教他使用带有能量感应的鱼探仪,屏幕上的光点代表着鱼群的位置,其中闪烁着同心结纹路的光点格外显眼。“你看,这里有一大群!” 石蛋兴奋地操作着仪器,“比用眼睛看方便多了!”
傍晚时分,两界的渔民合力捕获了第一网同心鱼。网出水面的瞬间,鱼群发出的金光将整个海面照亮,鳞片上的同心结纹路同时亮起,在夕阳下组成幅流动的两界阵图案。穿卫衣的少年提议举办一场 “鱼获宴”,用两界的烹饪方式来料理同心鱼。
青岛的厨师带来了现代的调料和厨具,柳泉村的村民则提供了传统的陶锅和柴火。当青岛啤酒焖鱼的香气与柳泉村的清蒸鱼鲜味在海边交织时,连分水龙的虚影都被吸引过来,在低空盘旋着,龙息洒下的金光落在鱼汤里,让味道变得更加醇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