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案的 paperwork 堆了半张桌子,窗外冬雨渐歇,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漏下几缕稀薄的阳光。林宇揉了揉酸胀的脖颈,在最后一份报告上签下名字。
小雨和其余孩子都已经回家,心理干预团队日夜不停地工作,帮助这些经历创伤的幼小心灵重新适应正常生活。老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治疗,而非监狱——司法鉴定认定他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吧。”徐达远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两个热气腾腾的纸杯,“喝点姜茶,驱驱寒。”
林宇接过纸杯,温热透过纸壁传到掌心:“孩子们怎么样?”
“比我们想象的坚强。”徐达远在对面坐下,“小雨昨天还画了幅画送给你。”
画上用稚嫩的笔触画着两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女孩,背景是彩虹和太阳。右下角歪歪扭扭写着“谢谢警察叔叔”。
林宇小心地将画收进抽屉,和之前那些案件资料放在一起。这个抽屉里装着太多沉重,也装着继续前行的理由。
结案会议开得简短而压抑。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破案的喜悦被案情的沉重所冲淡。局长最后总结时特意强调:“这个案子提醒我们,罪恶有时穿着善良的外衣。保持警惕,但也不要失去信任的能力。”
散会后,林宇去拘留所见了刘永新最后一面。老法医的判决下来了:因重大立功表现和健康状况,获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
“总算能回家了。”刘永新气色好了不少,“媛媛说来接我。”
林宇将小雨的画复制了一份送给他:“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早点发现老陈的问题...”
“雨水只能洗净表面,”刘永新轻轻打断他,“真正的救赎来自内心。你做了该做的,这就够了。”
临走时,刘永新从口袋里掏出个旧笔记本:“这个给你。我这些年的一些心得,也许对你有用。”
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雨会停,路还长。保持敬畏,保持希望。”
回局的路上,雨完全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将街道上的积水照得闪闪发光。街边的小公园里,孩子们又在嬉戏玩耍,家长们站在一旁闲聊,仿佛之前的恐慌从未发生。
但有些改变已经发生。小区加强了安保,学校开展了安全教育,社区建立了互助网络。伤痛会愈合,但伤痕会留下,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平静。
局里为新来的实习生举办了欢迎会。小李作为“前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破案经历,引得年轻人们阵阵惊呼。
“林老师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所有目光都聚焦过来。
林宇有些不自在,简单鼓励了几句就借口离开了喧闹的会议室。走廊尽头,徐达远正等着他。
“还是不适应当偶像?”徐达远打趣道,递过一罐咖啡。
林宇笑了笑,接过咖啡:“只是做了分内事。”
两人并肩站在窗前,看着楼下街道车水马龙。夕阳西下,城市渐渐亮起万家灯火。
“记得你刚来时,”徐达远忽然说,“总推眼镜,好像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林宇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眼前什么都没有——那个神秘的系统仿佛从未存在过。
“也许真的有过,”他轻声道,“也许只是我需要它存在。”
徐达远拍拍他的肩:“不管是什么,现在你已经不需要了。”
是啊,林宇想。那些分析和直觉已经成为了他的一部分,融入了每一次现场勘查,每一次证据检验,每一次真相追寻。
手机响起,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包了饺子,下班早点回来。
简单的文字,平凡的生活。这就是他守护的意义。
第二天清晨,林宇早早来到办公室。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他打开刘永新的笔记本,一页页仔细阅读。
老法医的字迹工整有力,记录着数十年的经验与思考。在某一页,他写道:“法医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要在证据与人性间找到平衡,在真相与慈悲间把握分寸。”
笔记本最后夹着一封短信:“小林,那个‘系统’也许从未存在,也许一直存在。重要的是,你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刘”
林宇微微一笑,将笔记本小心收好。窗外,天空湛蓝如洗,昨日的雨水已经无踪。
但他知道,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另一场雨正在酝酿。而当下一个雨夜来临时,他还会站在这里,守护着那些需要守护的人,寻找着那些需要寻找的真相。
桌上的电话响起,是值班室的通知:城东发现一具尸体,需要出现场。
林宇拿起勘查箱,走向门外。阳光正好,前路还长。
在门口,他遇到匆匆赶来的小李:“林老师,新案子?我能一起去吗?”
“跟上吧,”林宇点头,“记得带伞。看样子又要下雨了。”
年轻法医急忙转身去取伞,林宇望着他的背影,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
雨还会下,案件还会来,真相永远在某个角落等待发现。而这就是他选择的路,从开始,到现在,直到最后一场雨停歇。
但他知道,雨终有时,而守护永不停止。
喜欢新手法医的破案之旅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新手法医的破案之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