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约一公里后,他们遇到了第一道规则屏障。它像一面透明的墙壁横亘在沙地上,墙后的景物微微扭曲,如同透过火焰看到的幻影。
“这是我们之前遇到的第一层防御。”韩啸示意队伍停下,“上次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暂时中和了它,但方法可能不再有效,因为规则环境已经改变。”
张晓和第七区的技术专家开始部署设备,试图分析屏障的特性。但监测仪器刚靠近屏障,就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规则结构自上次之后完全改变了。”一位第七区技术员沮丧地报告,“之前的频率密钥已经失效。”
陈末闭上眼睛,将意识沉入规则视界。屏障在他眼前呈现出复杂的规则编织结构,像一张巨大的蛛网,每个节点都在微微脉动。他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智能——这不是固定的防御机制,而是能够学习和适应的活体系统。
“小芸,”陈末轻声问道,“守钟人有没有告诉你通过的方法?”
小芸走上前,将手掌轻轻贴在屏障表面。令人惊讶的是,屏障没有排斥她,反而在她触碰的位置泛起了柔和的光芒。
“它需要答案。”小芸闭着眼睛,仿佛在倾听什么,“一个问题,关于平衡。”
“什么问题?”韩啸急切地问道。
小芸沉默片刻,然后复述道:“‘当两个世界相遇,是选择排斥,还是融合?’”
第七区的规则学教授若有所思:“这是个哲学命题,还是实际的选择?”
就在这时,屏障表面开始浮现出复杂的符号。陈末立刻认出这些符号与设施中石制平台上的图案属于同一种系统。
“这不是选择题,”小芸的声音变得空灵,“而是理解题。需要展示我们对两个世界关系的理解。”
陈末思考着这个问题背后的含义。迷雾现象的本质就是两个世界的接触与融合,而人类至今的反应无非是抵抗或屈服。但守钟人似乎在寻找第三条道路。
他回想起在星图上看到的锚点网络,那些连接不同世界锚点的光丝。那不仅仅是物理连接,更是规则的交流与平衡。
“展示规则编织的能力。”陈末突然说道,“不是对抗,也不是顺从,而是理解后的互动。”
小芸点点头,将双手都贴在屏障上。陈末走到她身边,将手放在她的肩膀上,通过她与守钟人建立的连接,释放出自己的规则感知。
在规则视界中,陈末看到屏障的结构开始变化。原本紧密编织的规则脉络慢慢松动,形成了一个个微小的通道。他引导着自己的规则之力,不是强行突破,而是像水一样顺着这些通道流动,理解它们的结构,适应它们的节奏。
屏障开始发出悦耳的共鸣声,如同千万个风铃在微风中轻响。透明墙面的扭曲感逐渐消失,变得清澈如水,然后彻底消散。
“通过了!”张晓惊喜地喊道,监测仪上的规则浓度读数恢复了正常水平。
韩啸看着陈末,眼中既有钦佩,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警惕:“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这就是规则编织吗?”
陈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注视着前方。第一层屏障之后的地形与之前截然不同,沙地上的结晶碎片排列成了规则的几何图案,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这只是开始。”陈末说道,“后面的考验可能会更加困难。”
队伍继续前进。随着他们深入规则异常区,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奇异。沙地时而坚硬如铁,时而柔软如棉。天空中的光线以不自然的角度弯曲,投射出多重扭曲的影子。有时一步踏出,却仿佛前进了一百米;有时行走许久,却似乎还在原地徘徊。
“空间规则在这里已经完全混乱。”第七区的规则学教授记录着观察结果,“必须依靠规则感知来导航,视觉和常规仪器都不可靠。”
陈末确实在依靠规则视界指引方向。在他的感知中,永恒沙漏如同一座灯塔,在规则的海洋中散发着稳定的波动。但通往那里的路径蜿蜒曲折,充满了陷阱和岔路。
两小时后,他们来到了一处规则异常更加集中的区域。这里的空间被分割成无数个不规则的立方体,每个立方体内部的规则都不相同。有的重力方向歪斜,有的时间流速异常,有的甚至完全违背常规物理定律。
“第二层防御。”韩啸神情严肃地指向前方,“我们就是在这里失败的。”
陈末观察着这片规则迷宫。每个立方体都在缓慢移动,变换着位置和内部规则。强行通过几乎不可能,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步会踏入什么样的规则环境。
“需要找到规律。”陈末说道,“这些变化不可能是完全随机的。”
小芸站在迷宫边缘,闭上眼睛。她的长发无风自动,规则的低语在她周围形成可见的涟漪。“守钟人在等待正确的步伐。”
“什么意思?”林锋问道,手握武器警惕地注视着不断变换的立方体。
“每一步都必须踏在正确的节奏上。”小芸睁开眼睛,她的瞳孔中倒映着规则的脉络,“不是空间的选择,而是时间的选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迷雾纪元生存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迷雾纪元生存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