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堡防御体系的成功强化,其效果是立竿见影且远超预期的。不仅仅是能耗的降低和屏障稳定性的提升,更是一种氛围上的微妙改变。堡垒内部的空气似乎都清新了几分,长期笼罩在人们心头的、因身处迷雾边缘而产生的压抑和焦躁感,得到了显着的缓解。士兵们巡逻时脚步更加轻快,农业区边缘原本有些蔫黄的作物,也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舒展叶片,呈现出更健康的色泽。
这种切身的、关乎每一个人生存质量的改善,比任何宣传都更具说服力。
“陈客卿”、“末影小组”这两个名词,以前或许只在堡垒中上层和一些消息灵通人士间流传,如今却真正深入到了白鹿堡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街头巷尾、食堂工坊里,幸存者们交谈时频繁提及、并往往伴随着惊叹与感激的词汇。
“听说了吗?西边壁垒前天晚上溜进来两只‘蚀骨鼠’,结果还没靠近内墙,自己就抽搐着倒下了!说是陈客卿给屏障加了料,专克这些脏东西!”
“可不是嘛!我家那口子在农业区干活,说最近靠近边缘的棚里,蔬菜长势都好多了!晚上睡觉都踏实了不少!”
“这‘末影’小组,了不得啊!以前只觉得他们厉害,没想到还能有这本事!这是给我们堡垒加了道护身符啊!”
赞誉如同潮水般涌来。陈末所在的据点,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形式的“礼物”——或许是几枚舍不得吃的鲜鸡蛋,或许是一块精心鞣制的兽皮,或许只是几句笨拙却真诚的感谢。王桐负责处理这些庶务,往往哭笑不得,却又心头温暖。
然而,名声带来的不仅仅是拥戴。
首先感受到压力的是堡主魏常。陈末声望的急剧攀升,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堡垒官方和他个人的权威。议事厅内,一些原本就有些小心思的中层官员,在讨论资源分配和未来规划时,言辞间对“末影”和陈末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甚至有人隐晦地提出,是否应该给予陈末更高的、更具实权的位置。
魏常依旧是那副沉稳如山的模样,但偶尔与陈末对视时,那深邃的眼眸中会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复杂。他需要陈末带来的技术和安全保障,但也必须维持堡垒权力结构的平衡。这是一种微妙而危险的走钢丝。
军工代表雷震则是另一种态度。他几乎是毫不掩饰地对陈末表达了敬佩,三天两头就往“末影”据点跑,美其名曰“交流技术”,实则是想从陈末这里套取更多关于规则应用的“诀窍”,看看能否融入到他的武器研发中。
“陈老师!你看这个能量回路,如果按照你上次说的那个‘秩序谐振’的思路改一改,能不能让这电磁步枪射出的子弹,也带点驱散低阶怪物的效果?”雷震捧着一个画得密密麻麻的图纸,眼神热切得像是在看稀世珍宝。
陈末对此并不藏私,在确保核心原理(涉及锚点权限和灵犀规则)不泄露的前提下,他会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更让雷震将他引为知己,军工部门与“末影”的联系愈发紧密。
沈心的态度则更加务实和长远。她敏锐地意识到,陈末的价值已经远超一个强大的客卿或技术专家。他代表的是一种可能改变现有格局的“稀缺资源”和“未来方向”。她加强了与陈末在农业区规则环境优化方面的合作,并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派系的人才和资源,向“末影”小组倾斜,进行一种更深度的绑定。
而情报商人“暗鼠”灰尾,则成为了“末影”之名向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他那遍布各处的眼线和灵活的身段,将白鹿堡发生的变化,尤其是陈末那神乎其技的“规则强化”手段,添油加醋地传播了出去。消息通过流浪商队、冒险者和隐秘的通讯渠道,如同辐射般向周边区域扩散。
很快,效应开始显现。
一些距离白鹿堡较近的小型幸存者据点、流浪团体,甚至独行的强大能力者,开始主动向白鹿堡靠拢,或者派遣使者,表达希望能够迁徙过来,或者寻求“末影”小组庇护与合作的意愿。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人口和劳动力,还有各自珍藏的资源、独特的技术或者宝贵的情报。
“陈先生,我们是东边‘铁砧’营地的人,我们营地有不错的金属加工手艺,但最近被一伙掠夺者盯上了,听说您这里安全,我们想整体迁过来,希望能得到您的接纳!”
“末影的大人,我是独行的‘猎犬’,擅长追踪和侦察,我想加入你们!”
“我们代表‘溪谷镇’,希望能与‘末影’小组建立长期的贸易关系,我们用纯净水和医疗物资,交换您的……‘技术指导’。”
一时间,陈末的据点门前,几乎成了一个小型的外交场所和人才市场。王桐和龙魂护卫小队不得不加强了警戒,苏晚晴也开始帮忙处理一些接待和初步筛选工作。
陈末对于这些涌来的势力和个人,保持着审慎的态度。他并非慈善家,白鹿堡的容量和资源也有限。他制定了清晰的标准:拥有特殊技能者、携带重要资源或技术者、信誉良好且规模适中的团体优先。对于单纯的求助,他也会在评估后提供有限度的帮助或指引,但不会无底线地接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迷雾纪元生存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迷雾纪元生存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