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王石安改变了策略。他不再试图接近“猫哥”的成员,也不再对废弃厂房进行直接监视。他化身成一个真正的“闲人”,活动范围更大,但目的性隐藏得更深。
他骑着租来的破旧自行车,以“找散工”的名义,穿梭在老旧工业区周边的各个小店、修车铺、快餐店。他买水、买烟、吃最便宜的盒饭,每一次交易都伴随着一两句看似无意的搭讪。
“老板,这附近厂子都搬空了,您这生意还行?”
“师傅,听说这边以前有个红光电子厂,效益挺好,怎么说倒就倒了?”
“大姐,送餐往那边废弃厂房送的多吗?我看那边好像还有点人进出。”
他的问题分散而自然,绝不集中在“猫哥”或可疑活动上。他从这些扎根于此的街坊口中,像沙里淘金般筛选着信息:
从杂货店老板那里得知,偶尔会有面生的年轻人来成条地买最便宜的烟和瓶装水,但似乎并不缺钱。
修车师傅抱怨过,有时深夜会有面包车开进那片废弃厂区,噪音吵人。
快餐店老板娘随口说,前阵子有个小年轻来买了好多份盒饭,看着挺急,付钱时掉了一小卷电线在地上,样子有点怪,不像普通电线。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单独看并无意义,但王石安将它们与自己的观察在脑海中进行叠加、比对、分析:
团伙有稳定的消费能力,但成员并非本地熟面孔。
深夜有车辆活动,表明可能有运输行为。
“不像普通电线”的描述,与他发现的化学溶剂痕迹隐隐呼应,可能涉及某种简易生产或加工。
这些推断让王石安脊背发凉。弟弟望宝,会不会就在里面做着这种“不像普通电线”的活?
第三天下午,就在王石安准备将这些新的碎片信息汇总给刘队长时,一个意外的身影闯入了他的视野。
当时他正坐在工业区路口的一个小公园石凳上,假装休息,目光习惯性地扫视着周围。一辆略显陈旧的黑色桑塔纳轿车停在路边,车门打开,一位年轻女性走了下来。
她大约二十来岁,穿着简单合身的浅蓝色衬衫和卡其色长裤,头发利落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清秀的侧脸。她看起来不像附近的工人或居民,气质干净而独立,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正微微蹙眉看着手机,又抬头对比着路牌,似乎有些迷路。
她的出现,与周围灰扑扑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王石安的侦察本能让他多看了一眼。他注意到她的目光几次投向红光电子厂的方向,神情里带着一种专注的探究。
就在这时,两个在附近晃荡、王石安依稀记得是跟“猫哥”有点关联的年轻人,吹着口哨,晃晃悠悠地朝那女子走去,眼神不善。
“靓女,找谁啊?这破地方可没什么好玩的。”其中一个嬉皮笑脸地搭讪,试图去瞥她手里的手机和文件夹。
女子迅速将手机收起,文件夹夹在腋下,后退半步,眼神瞬间变得冷冽而警惕:“不找谁,谢谢。”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疏离。
“别这么冷淡嘛,认识一下,这地方我们熟,可以带你……”另一个青年也凑上来,形成了轻微的包围态势。
王石安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站起身,快步走了过去。并非纯粹的英雄救美,而是在这一刻,他直觉到这个突然出现的、气质特殊的女子,或许与眼前的事情存在某种关联。他不能让她在这里打草惊蛇,更不能让她陷入危险。
“小丽!你怎么到这来了?我等你半天了!”王石安的声音自然地提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抱怨和熟稔,他径直走到女子身边,看似无意地隔开了她和那两个青年,同时向那两个青年投去一个平静但隐含警告的眼神。
他的突然出现和介入,让那两名青年愣了一下。王石安的身材和隐隐透出的气势让他们有所忌惮。
那女子也明显怔了一下,但她极其聪明,立刻明白了王石安是在为她解围。她迅速借坡下驴,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歉意:“不好意思,哥,路有点绕,找错路口了。”
“行了,快走吧,事儿还没办完呢。”王石安很自然地虚扶了一下她的手臂,带着她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完全无视了那两名青年的目瞪口呆。
走出十几米,拐过一个路口,确认那两人没有跟来,王石安才松开手,稍稍拉开距离。
“刚才谢谢你。”女子停下脚步,转过身,重新打量着他,眼神里的警惕并未完全消散,但多了几分探究和好奇,“你不是附近的人。”她用的是陈述句。
“你也不是。”王石安平静地回应,“这地方鱼龙混杂,一个人过来,最好小心点。”
女子没有回答,反而问道:“你刚才叫我‘小丽’?”
“情急之下,随口编的名字。”王石安坦诚道,“我看你好像在看红光厂那边?”
女子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名片递给他:“再次感谢。我叫楚薇,市晚报的实习记者。最近在做一个关于城市废弃工业用地再利用现状的专题调研,听说这边有个旧厂区,就过来看看现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小石头成长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小石头成长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