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大学城奶茶店“免学生赊账”,换来了“毕业即回头客”
大学城有家奶茶店,老板小李知道很多学生月底生活费不够,会赊账买奶茶,记在小本本上,说“等下个月生活费到了还”。有次毕业季,小李翻出小本本,发现有十几个毕业生还欠着几十到一百多的奶茶钱,根本联系不上。
店员劝他“算了,就当丢了”,小李却在店门口贴了张通知:“毕业没还赊账的学长学姐,不用还了!祝大家前程似锦,以后回来看母校,记得来喝杯奶茶~”
没想到这张通知被学生拍下来发了朋友圈,火了!很多毕业的学生看到后,特意回学校时来买奶茶,还带同事来“打卡这家良心店”;甚至有学生毕业创业,帮小李做了奶茶店的线上小程序,帮他搞“毕业季回忆套餐”。现在这家奶茶店成了大学城的“网红店”,每天都要排队——小李免了几百块赊账,却赚了“有温度”的口碑,这和冯谖“烧债券”的逻辑一模一样:给人实在的好处,人会用你想不到的方式回报你。
三、评注的“高见”:“市义”不是耍手段,是“保家保国的根本”
评注里说,冯谖后来帮孟尝君重回齐国当宰相、在薛地立宗庙,这些都是纵横家常用的手段,唯独“市义”这一招,千古难有——因为其他手段是“靠权谋”,而“市义”是“靠人心”,这才是真正能保家、保国的根本。
现在很多企业搞“客户关怀”“社会责任”,其实就是现代版的“市义”:不是为了作秀,是为了和客户、和社会建立“真心的连接”。比如华为在灾区捐通信设备,不是为了马上卖手机,是让大家知道“华为关键时刻靠得住”;比如海底捞员工帮顾客看孩子、修手机,不是为了多赚一顿饭钱,是让顾客觉得“这家店有人情味”——这些“看不见的投入”,比打广告、搞促销更能留住人。
反过来看,那些只盯着眼前利益的,比如某共享单车公司,为了催租金,给用户发威胁短信,结果用户纷纷退押金,最后倒闭了——没了人心,再大的盘子也撑不住。
四、核心启示:想赚“长期钱/稳人心”,记住冯谖的3个“不纠结”
冯谖的“市义”智慧,说到底就是“不贪短期小利,敢舍眼前钱,换长远的人心和保障”。不管是做小生意、管企业,还是处人际关系,想学到这种智慧,记住三点:
1.不纠结“眼前亏了多少”,多算“长远能赚多少”
老张撕欠条亏了几千,却赚了40%的营业额;小李免了几百赊账,却成了网红店——眼前的亏是“可控的”,长远的人心是“无限的”;
别总盯着“这单赚了多少”“这次帮人花了多少”,多想想“这个人/这群人,以后能不能帮我”“这个口碑,能不能带来更多机会”。
2.不纠结“对方会不会忘恩”,要做“实在的好处”
冯谖不是口头说“免债”,是真烧了债券;老张不是说“以后再说”,是当场撕了账本——实在的好处,别人才会记在心里;
别搞“虚情假意的客气”,比如帮同事只是嘴上说“有事找我”,真有事却推脱,不如实实在在帮他改份报告、带份饭,这样的人情才管用。
3.不纠结“老板/别人会不会理解”,敢做“对长远好的事”
冯谖帮孟尝君买“义”,一开始孟尝君很不爽,但最后却靠这个救命;
职场里,领导可能只看“这个项目能不能快点做完”,但你要是多花点时间帮客户解决隐性问题,哪怕慢一点,客户以后会更信任公司,领导早晚能看到你的好——别只做“领导当下满意的”,要做“对长远有价值的”。
【原文】冯谖
孟尝君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收责于薛者。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谖至薛,召诸民当偿者悉来,既合券,矫令以责赐诸民,悉焚其券。民称“万岁”。长驱至齐,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之,曰:“责毕收乎?”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义耳!窃以为君市义。”(边批:奇!)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焚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疑孟尝,使就国。未至薛百里,民扶老携幼争趋迎于道。孟尝君谓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评:谖使齐复相田文,及立宗庙于薛,皆纵横家熟套。唯“市义”一节高出千古,非战国策上所及。保国保家者,皆当取法。)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