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科技归途·第二卷·蓝星崛起
学分危机——借《无问尽知录》补课程,却因考试成绩异常引怀疑
周五傍晚的行政楼走廊里,夕阳透过窗户在地面投下长条形的光斑,林峰捏着那张打印出来的课程清单,指腹几乎要将纸边攥出褶皱。清单上,《量子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等十几门课程的名称清晰排列,每门课后面都跟着“期中考试占比40%”的红色标注,最下方还有辅导员手写的一行字:“下周三开始考试,缺考按零分计,直接影响学分绩点”。
他站在走廊尽头的窗边,看着楼下学生们抱着书本走向食堂,心里却翻涌着封神时代与现代校园的割裂感。作为曾在封神战场运筹帷幄的大能,他能轻易操控灵气布下绝杀阵,却对着这些满是公式符号的课本束手无策——不是看不懂知识本身,而是不知道“林峰”这个身份之前的学习进度,更不清楚老师划定的考试范围。
回到宿舍时,室友正在打游戏,键盘敲击声和耳机里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林峰关上房门,从储物袋里取出一枚巴掌大的玉册,玉册表面刻着繁复的云纹,正是他从封神时代带回来的至宝《无问尽知录》。他将玉册放在桌面上,指尖灵气注入,玉册瞬间亮起柔和的白光,一行淡金色的文字浮现在空气中:“检测到宿主需求:快速掌握特定身份的学业知识,应对考核。”
“如何才能补完这些课程,顺利通过考试?”林峰问道,目光落在桌上摊开的《量子力学》课本上,书页里还夹着“林峰”之前画的歪歪扭扭的重点标记。
《无问尽知录》的光芒闪烁了一下,新的文字缓缓浮现:“可通过精神链接读取目标身份(林峰)过往的课本阅读记忆、笔记记录,结合宿主自身掌握的基础理论,构建完整知识体系,轻松应对常规考核。”
林峰眼前一亮。他之前只将《无问尽知录》用于解析符咒、推演阵法,却没想到它还有读取记忆的功能。他按照玉册提示,将手掌贴在课本封面,同时集中精神与《无问尽知录》建立链接。下一秒,无数碎片化的记忆涌入脑海——有“林峰”上课时打瞌睡被老师点名的窘迫,有在图书馆抄笔记时的烦躁,还有考前熬夜背公式却记混的焦虑。
这些记忆里,清晰地包含了每本课本的重点章节、老师反复强调的考点,甚至还有“林峰”在笔记本上标注的“必考题型”。与此同时,《无问尽知录》开始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与林峰自身掌握的物理知识融合——他在封神时代研究阵法时,早已对能量守恒、力场作用等原理有了深刻理解,如今只需将这些原理转化为现代物理的公式表达,就能轻松掌握课程内容。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林峰几乎没离开过宿舍。白天,他用《无问尽知录》梳理每门课的知识框架,将“林峰”记忆里的考点与自己的理解结合,在笔记本上整理出清晰的复习提纲;晚上,他从学校图书馆官网下载往年的期中考试真题,一题一题地演算。那些在“林峰”看来难如登天的量子力学应用题,在他眼中不过是能量转化的另一种表述,电磁学里的电磁场计算,甚至比不上他用灵气布阵时的精度要求。
周三清晨,第一场《电磁学》考试开始。林峰走进考场时,其他同学还在紧张地翻着课本,他却从容地找到自己的座位,拿出笔和橡皮。监考老师是物理系的李教授,之前上课的时候,“林峰”因为经常走神被他点名批评,此刻李教授扫过林峰的座位,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醒:“认真答题,别想着作弊。”
试卷发下来后,林峰快速浏览了一遍。选择题考的是电磁场基本公式的应用,填空题是线圈电感的计算,简答题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导,最后的应用题则是关于变压器的能量损耗分析——这些题目不仅都在“林峰”记忆里的考点范围内,甚至比他做过的往年真题还要简单。
他拿起笔,几乎没有停顿地开始答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只用了十分钟就完成,简答题的推导过程,他不仅写出了老师要求的常规步骤,还顺手补充了两种更简洁的推导方法;应用题部分,他发现题目中存在一个理想化假设的漏洞,便在答题纸上标注出来,同时给出了考虑实际损耗后的优化解法。
考试结束铃响时,大部分同学还在埋头演算最后一道应用题,林峰已经检查完试卷,起身交卷。李教授看着他递过来的试卷,又看了看墙上的时钟,眉头微微皱起:“才一个小时就交卷?不再检查检查?”
“不用了,老师,”林峰笑了笑,“应该没什么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其他课程的考试也是同样的情况。《量子力学》考试里,他指出了题目中量子态描述的不严谨之处,补充了完整的态矢量表达;《热力学统计物理》的论述题,他结合熵增原理,延伸分析了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的能量差异。每一场考试,他都是最早交卷,答题纸上的内容不仅准确无误,还充满了超纲的深度思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破封修凡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破封修凡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