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首都秋高气爽,天宇澄澈。
新落成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在阳光下巍然矗立,气势恢宏。
然而,今日这里汇聚的并非农业的丰收成果,而是整个国家工业战线积蓄已久的力量与雄心。
全国工业大会,这场以“自力更生、技术革新、迎接工业化新高潮”为主题的盛会,在期待中盛大开幕。
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全国性工业技术检阅与交流。
国务院、国家计委、冶金部、机械部等核心部委的领导悉数出席。
全国各省市工业厅局、重点钢铁厂、机械厂、研究所的代表摩肩接踵。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钢院等顶尖高校的科研团队精神抖擞。
鞍钢、包钢、武钢等“共和国钢铁长子”代表团更是气场十足,代表着中国工业最厚重的底蕴。
会场外,巨幅红色标语迎风招展,“自力更生,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的时代强音,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会场内,人声鼎沸,气氛热烈,透着一种无形的紧张与期待。
无处不在的油墨、香烟裹挟竞赛的硝烟,在会场弥漫开来。
展区堪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鞍钢的展台气势磅礴,巨大的模型和图表展示着“大型平炉自动控制系统”,彰显着老大哥的技术底蕴和规模化优势。
包钢与北钢院联合推出的“全国产继电器自动化轧机”模型前也围满了人,其强调的完全国产化路线,吸引了许多关注实用性与推广可能性的代表。
北大魏知远教授团队的展位则充满了学术气息,他们刚刚发布的《轧制过程广义预测控制理论白皮书》在理论高度上树立了标杆,引得不少学者和技术专家驻足研读、低声讨论。
然而,无论其他展区如何精彩,人流最密集、议论声最热烈的,仍是位于主展馆东侧、占据了一片显要位置的红星-清华联合展区。
墙上密集的图纸、现场运行的“掐丝珐琅”强电模块演示台、以及那条虽然只是模型但运行流畅逼真的自动化生产线动态示意沙盘,无不散发出一种扎实、锐利的气息,成了许多人反复观摩、啧啧称奇的焦点。
9月26日下午,大会的重头戏之一——“重工业自动化与系统工程”分会场报告,在展览馆内的主报告厅举行。
能容纳数百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
空气有些闷热,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
刘星海教授作为“全流程自动化”项目的总负责人,首先进行了开场致辞。
他身着朴素的深色中山装,声音沉稳有力,没有过多渲染项目的艰辛,而是高屋建瓴地阐述了项目对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在突破技术封锁、培养实战型人才方面的核心价值。
他的发言,为整个报告定下了务实而宏大的基调。
接着,赵老师走上了讲台。
他的报告题目是《从图纸到钢铁:全流程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安装》。
他结合大量现场照片和设计图纸,详细讲解了如何将理论上的线条,转化为车间里一个个坚实的基座、一条条精准的管线。
他重点提到了安装过程中遇到的精度挑战,以及团队如何创造性地运用“丝杠顶推微调装置”等土洋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强调了工程师和老师傅现场智慧的重要性。
他的报告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工程实践的力量感。
下午三点,报告会迎来了一个高潮。
吕辰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向讲台,他沉稳的眉宇间褪去了部分青涩,增添了几分技术负责人的自信与从容。
他的报告题目是《“掐丝珐琅”电路板与集中控制系统的集成创新》。
他没有急于展示技术细节,而是首先提出了一个贯穿整个系统构建过程的核心理念——“系统集成三原则”。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吕辰的声音清晰而平静,传遍整个报告厅,“在构建复杂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时,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调试,最终总结出三条或许浅显,但至关重要的原则。”
他身后的黑板上,写下了醒目的三行字:
一、模块化设计。 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功能相对独立的子模块,降低耦合度,便于设计、调试、维护与更换。
二、分层抗干扰。严格区分强电与弱电,实行物理隔离与信号屏蔽,构筑从线路到系统的多重抗干扰防线。
三、故障树预演。在系统设计阶段,即预先推演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及其传导路径,制定针对性预案,并将其固化为系统的“免疫记忆”。
他结合“掐丝珐琅”电路板的开发过程,详细阐释了这三大原则如何具体应用。
如何将复杂的控制逻辑,分解到一块块功能明确的电路板上;如何通过独特的陶瓷基板和掐丝工艺,实现强电驱动与弱电控制在同一块板卡上的和谐共存与有效隔离;又如何将调试中遇到的各种“幽灵故障”整理成故障树,反过来指导电路板设计和系统布局的优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