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虚无。
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有上下左右,甚至没有自身存在的实感。艾文仿佛漂浮在宇宙诞生之前的混沌之中,唯有手中那枚玉石挂坠传来的微弱温润触感,以及脑海里如同烙印般的“源点”二字,证明着他尚未彻底湮灭。
林澈最后的牺牲,那决绝的撞击和汽化的身影,如同循环播放的噩梦片段,反复灼烧着他的意识。痛苦、震撼、以及一种沉甸甸的负罪感交织在一起。那个人,那个神秘的、似乎知晓一切的男人,用最彻底的方式,为他这个所谓的“载体”,争取了或许仅有几秒钟的混乱。
然后呢?
他失败了?和这无数循环中的失败者一样,即将被“最终净化程序”抹除,或者成为那核心新的养料?
就在这绝望的思绪如同沼泽般要将他吞噬时,变化悄然而至。
并非感官的恢复,而是一种……信息的直接灌注。
仿佛他漂浮的这片虚无,本身就是由无尽的数据流构成的海洋。之前核心爆炸的冲击,林澈以自身存在为代价的干扰,似乎短暂地撕裂了某种屏障,让这些底层的数据——关于744列车,关于“梦魇摇篮”,关于收容协议——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涌入他近乎空白的意识。
这不是阅读,不是聆听,而是更直接的“知晓”。
他“看”到:
…项目编号:EC-734-J
项目等级:Keter
项目代号:梦魇摇篮 (Lullaby of Nightmares)
特殊收容措施:EC-734-J需被收容于特制机动收容单元“普罗维登斯之棺”内部,该单元外部伪装为常规城际列车(编号744)。单元需保持永久性低速机动状态,沿预设闭环轨道运行,以消耗项目能量并避免其与现实结构产生深度锚定。
…“普罗维登斯之棺”配备有认知滤网系统,使未经授权的观察者将其认知为普通列车。单元内部规则体系(原为收容协议简化版)旨在引导误入者生存并提供基础稳定性,同时利用其精神能量维持收容屏障。
…描述:EC-734-J为一概念性实体,其核心表现为一个能够扭曲局部现实、汲取智慧生命恐惧与记忆并以之构筑自我维持的“规则领域”的维度褶皱。其最初形态与“林婉”博士(前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于[数据损坏]事件中失踪/异化)高度相关。
…收容历史:EC-734-J最初于[坐标抹除]的异常空间褶皱中被发现并实施收容。在其第743次试图突破收容(表现为规则体系大规模腐化,即“规则怪谈”化)后,“最终净化协议”被激活预备。该协议将在收容失效临界点(判定依据:规则腐化度超过95%,或检测到“载体”印记与核心深度链接)启动,旨在清除单元内所有异常关联,包括被EC-734-J标记的“载体”。
…附录734-J.1:“载体”印记系EC-734-J反抗收容之手段,通过挑选特定精神波动的个体,赋予其部分权限与污染,意图借其定位并接触“源点”——即“普罗维登斯之棺”的初始格式化节点或与“林婉”博士存在最深关联的原始坐标,以达到重启或逃脱目的。
…附录734-J.18:警告。任何对“源点”的未授权访问尝试,均可能加速收容失效进程或触发不可逆的现实重构。
…[大量关于规则怪谈具体条目与收容协议对应关系的冗余数据,包括硬卧车厢褥单颜色对应生物污染监测、灰色制服售卖员对应认知干扰模块、静默岭对应精神压力测试与隔离区等等…]
…[循环日志摘要:第1次至第743次循环,均以“载体”失败、被清除或同化告终。规则腐化度持续上升…]
…第744次循环:[数据剧烈扰动,关联个体:艾文(载体),林澈(异常干预因子)…状态:最终净化程序已触发…执行状态:[错误]…逻辑冲突…能量过载…系统完整性:[严重损坏]…]
信息洪流如同海啸,几乎将艾文残存的自我意识冲散。他像一个溺水者,在无尽的数据残骸中挣扎。他明白了,全都明白了。这列火车是一个名为“基金会”的组织建造的移动监狱,关押着一个叫做“梦魇摇篮”的恐怖实体。所谓的规则,是监狱的管理条例和实体力量泄露扭曲后的混合体。循环,是监狱的自检和重置过程。而他,是实体选中的越狱工具——“载体”。林澈,则是意外闯入或因其他原因知晓部分真相,并试图反抗的“干预因子”。
终点,是陷阱。净化,是死刑。
所谓的“顺利抵达终点”,不过是乖乖走到屠宰场!
那么……“源点”呢?在这片混乱的数据中,能找到线索吗?
他集中起近乎涣散的意志,如同在狂风暴雨的大海中搜寻一座灯塔,拼命地在汹涌的数据流中寻找与“源点”相关的碎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规则怪谈世界的冒险请大家收藏:(m.20xs.org)规则怪谈世界的冒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