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炮楼里的星火与未凉的热血
山坳里的废弃炮楼像头苍老的巨兽,匍匐在暮色里。李明远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时,铁轴发出刺耳的“嘎吱”声,惊得栖息在楼顶的乌鸦扑棱棱飞起,在铅灰色的天空里盘旋两圈,才不情愿地往远处的山林飞去。
“师父,这里真的安全吗?”小石头举着煤油灯,灯光在布满弹孔的墙壁上晃动,映出密密麻麻的裂痕,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她的左臂缠着新换的绷带,是李明远用最后半瓶烈酒消毒后包扎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却比心里的恐慌轻得多。
李明远往炮楼深处走,靴底踩在碎砖上发出“咔嚓”声。一楼的角落里堆着些干草,应该是猎户临时歇脚时留下的,还带着股潮湿的霉味。他摸了摸墙壁,指尖沾了层灰,却能感觉到砖石的坚硬——这炮楼是民国初年修的,据说当年军阀混战,这里曾是个重要的防御据点,墙厚得能挡住炮弹。
“安全。”他声音低沉,目光扫过二楼的射击口,“从射击口能看见三里外的岔路口,有人靠近咱们能提前发现。”说着从背包里掏出张地图,铺在落满灰尘的石桌上,“你看,炮楼后面有条暗道,通到山后的溪流,真要是被围了,咱们能从这儿撤。”
这是他在县档案馆翻到的《民国防御图》里记下来的,图上标注着“柳林镇周边炮楼皆设暗渠,以备突围”。当时只当是无用的知识,没想到真能派上用场。
小石头凑近地图,煤油灯的光映着她的侧脸,睫毛上还沾着草屑:“师父,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李明远笑了笑,没说话。他总不能告诉她,自己是从八十年后穿来的,脑子里装着这本“历史书”,知道哪里有陷阱,哪里有生路。可这“先知”的优势,有时却像把双刃剑——他清楚地记得,三天后,特高科会带着伪军搜山,他们手里有张手绘的炮楼分布图,是从叛变的交通员手里得到的。
“把柴火劈了,今晚得生火。”李明远转移话题,指着墙角的枯枝,“山里晚上冷,别冻着。”
小石头应了声,拿起斧头往柴堆走去。她的动作还有点生涩,斧头挥下去总偏,木柴没劈开,倒震得胳膊发麻。李明远看着她倔强的背影,突然想起自己刚穿越过来时的样子——也是这样,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扛,连哭的资格都没有。
入夜后,火堆在炮楼中央燃起来,橘红色的火光舔着砖石,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小石头煮了锅野菜粥,是下午在山涧边采的荠菜,放了点从客栈带出来的糙米,香气混着烟火气,在空旷的炮楼里弥漫开来。
“师父,你说……王掌柜会不会有事?”小石头舀粥的手顿了顿,声音低下去,“客栈爆炸的时候,我看见他往仓库跑,好像是想救里面的人……”
李明远握着粥碗的手紧了紧。王掌柜就是客栈的掌柜,那个用碧螺春传递情报的联络人。历史上,他确实死在了那场爆炸里,尸骨都没找全。
“会没事的。”他撒谎道,声音有点飘,“王掌柜机灵得很,肯定早就跑了。”
小石头点点头,没再追问,可眼圈却红了。她知道这是安慰的话,爆炸的火光那么大,那么近,谁能跑掉呢?
夜里,李明远守在射击口,借着月光往岔路口望。山风穿过射击口,带着松针的清香,也带着远处隐约的狗吠——是伪军在搜山,他们已经开始缩小包围圈了。他摸出藏在怀里的勃朗宁,这是从特高科那个黑绸衫男人身上缴来的,枪身还带着体温,像块滚烫的烙铁。
突然,他看见岔路口闪过几个黑影,动作鬼祟,手里还牵着狼狗。是特高科的先头部队,比历史上提前了两天!
李明远立刻吹灭火堆,拽起熟睡的小石头往暗道跑:“快!他们来了!”
小石头还没完全醒,被拽得一个踉跄,却立刻反应过来,抓起墙角的手榴弹背在身上:“多少人?”
“不清楚,至少一个小队。”李明远掀开暗道的石板,一股潮湿的泥土味涌上来,“快进去,顺着暗道走,到溪流边等我。”
“那你呢?”小石头攥着他的胳膊,指甲几乎嵌进他的肉里。
“我去引开他们。”李明远把勃朗宁塞进她手里,“这枪你会用,到了溪边找棵大槐树,我会去找你。”
“不行!”小石头急得跺脚,“要走一起走!”
“听话!”李明远的声音陡然严厉,“你带着手榴弹,游击队还等着补给,你不能有事!”他推了小石头一把,把她推进暗道,“快盖石板!别让他们发现!”
小石头含泪看着他,咬了咬牙,才慢慢放下石板。黑暗中,她听见炮楼外传来枪声,还有李明远故意发出的喊叫,心里像被剜了块肉,疼得喘不过气。
李明远冲出炮楼时,特高科的人已经围了上来。黑绸衫男人举着枪,三角眼在月光下闪着狠光:“李明远?果然是你!抓住他,少佐有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937年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1937年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