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报告上“人为剪断线路”的结论像块石头压在林静云心头,她握着手机站在水泥厂空旷的厂区里,晚风卷起地面的灰尘,糊得人眼睛发涩。电话那头,周烈的声音比白天多了几分凝重:“设备破坏有没有留下痕迹?比如指纹、监控画面之类的?”
“检修人员说剪断线路用的是专业工具,切口很整齐,现场没找到指纹。”林静云看向不远处的监控杆,“厂区那片的监控刚好坏了三天,张海涛说是线路故障,还没来得及修。”
电话里传来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周烈的声音很快再次响起:“我让人联系青云市公安局,明天一早就派刑侦技术人员过去勘查,重点查周边的交通监控,看看案发前后有没有可疑车辆进出。另外,你让方晓盯着赵建国和李茂才,他们最近跟江城那边的人接触频繁,很可能知道些情况。”
“好,我今晚就安排。”林静云的声音软了些,“周烈,谢谢你。”
“跟我不用这么客气。”周烈的语气缓和下来,“你别太累,案子有我们盯着,你专心处理企业转型的事就行。要是遇到危险,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
挂了电话,林静云心里的焦虑消散了不少。她掏出手机给方晓发消息,让他连夜安排人手,分别盯着化肥厂和造纸厂的动向,又给市公安局局长打电话,让他们提前做好配合刑侦勘查的准备。
忙完这些,已经是深夜十一点。高瀚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件外套递过来:“天这么冷,别站在这儿冻着了。水泥厂的工人已经安抚好了,设备明天就能修好,不会影响复工。”
林静云接过外套穿上,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谢谢。今天要是没有你帮忙,工人那边恐怕很难稳住。”
高瀚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之前我总觉得你太急功近利,现在才明白,你是真的想为青云市做点实事。以后企业转型的事,我会全力支持你。”
两人并肩往厂区外走,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林静云看着身边的高瀚,心里有些触动——曾经的竞争对手,如今终于能站在同一阵线,或许这就是基层工作的意义,在一次次磨合中找到共同的目标。
第二天一早,省厅的刑侦技术人员就赶到了水泥厂。他们在设备周边仔细勘查,终于在一处隐蔽的草丛里找到了一个被丢弃的工具包,里面有一把专业的断线钳,钳口上还残留着与设备线路相同的金属碎屑。
“我们会立刻对工具包进行指纹提取和DNA比对,同时查这把断线钳的购买记录。”刑侦队长对林静云和周烈(通过视频连线)汇报,“另外,周边交通监控显示,案发前一天晚上,有一辆挂着江城牌照的黑色轿车进出过水泥厂,我们已经联系江城警方,追查这辆车的下落。”
另一边,方晓也传来消息:赵建国昨天晚上偷偷去了望江茶馆,跟那个江城咨询公司的顾问见了面,两人在茶馆里聊了半个多小时,赵建国离开时手里多了一个厚厚的信封。
“看来就是江城的人在背后搞鬼。”林静云看着方晓发来的监控截图,眼神冷了下来,“他们挖不走技术团队,就想通过破坏设备、收买企业负责人来搅黄我们的转型,真是不择手段。”
她立刻让人把监控截图和赵建国的行踪记录发给刑侦队,同时决定亲自去化肥厂找赵建国谈谈。“我倒要看看,他拿了江城的钱,还能不能心安理得地看着化肥厂毁在自己手里。”
来到化肥厂,赵建国正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看到林静云进来,他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下意识地把抽屉里的信封往里面推了推。这细微的动作没能逃过林静云的眼睛,她直接走到办公桌前,语气平静却带着压力:“赵厂长,昨天晚上去望江茶馆见了谁?手里拿的信封里装的是什么?”
赵建国的额头冒出冷汗,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林静云把监控截图放在他面前:“别再装了,我们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江城的人给了你多少钱,让你配合他们破坏设备、阻止转型?”
在证据面前,赵建国终于崩溃了。他瘫坐在椅子上,声音带着哭腔:“林书记,我错了!他们给了我五十万,让我故意拖延签贷款协议,还让我跟张海涛说,只要他把水泥厂的监控弄坏,再找人破坏设备,就再给我们一百万……我一时糊涂,就答应了他们。”
“你糊涂!”林静云气得拍了桌子,“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做不仅会毁了化肥厂,还会让几百个工人失业!你拿的不是钱,是工人的饭碗!”
赵建国悔恨地低下头,双手抓着头发:“我知道错了,林书记,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现在就把钱还回去,配合你们指证江城的人,再也不跟他们来往了。”
“机会可以给你,但你必须配合我们的调查,把江城那边的情况全部交代清楚,包括他们的计划、联系人,还有资金来源。”林静云语气严肃,“要是你敢有半句隐瞒,我只能依法处理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请大家收藏:(m.20xs.org)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