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调研组的肯定,如同为林静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溪云谷模式在青云市乃至省里赢得了更多关注。然而,市委书记杨正康的态度却愈发微妙。他不再公开提及任何“支持政府工作”的言论,在各种场合变得更加沉默,但市委那边针对政府工作的程序性“规范”和“统筹”却明显增多,几个关键部门的人事调整议题被无限期搁置审议,一些本已走完流程的专项拨款也被以各种理由卡在市委办环节。
林静云心知肚明,这是杨正康在用他擅长的方式,无声地宣告着他的不满和掌控力。她并不急于在人事和资金审批这些对方占据优势的领域硬碰硬,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溪云谷项目的加速推进上。她几乎每周都要去一趟溪云谷,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道路施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督促温室大棚的建设进度,与省农科院派驻的技术员讨论土壤改良方案。她的务实和高效,赢得了基层干部和村民的由衷敬佩,溪云谷的变化日新月异,成为青云市沉闷氛围中的一抹亮色。
这天下午,林静云正在溪云谷主持一个与投资方的协调会,秘书王主任急匆匆地赶来,附耳低语:“林市长,刚接到市委办紧急通知,杨书记请您立刻回市里,有重要事情商议。”
林静云微微蹙眉,眼下正是与投资方敲定合作细节的关键时刻。“知道是什么事吗?”
“通知里没说具体内容,只说是省委组织部临时有重要工作部署,需要书记和市长立即碰头研究。”王主任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安。
省委组织部?林静云心中一动。她不动声色地结束了协调会,安排常务副市长继续跟进后续事宜,随即乘车返回市区。
赶到杨正康办公室时,只见他正坐在沙发上,慢条斯理地泡着茶,脸上看不出什么特别的表情。
“静云同志来了,坐。”杨正康示意她坐下,递过一杯茶,语气平和,“刚接到省委组织部干部处的电话通知,近期要组织开展一期全省优秀年轻干部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专题研修班,为期一个月,名额非常宝贵。部里点名,希望我们青云市能推荐一名政治过硬、能力突出、有培养潜力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我看了一圈,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这次研修机会难得,对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大有裨益,也能充分展示我们青云干部的良好形象嘛。”
林静云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全省研修?一个月?在这个溪云谷项目进入攻坚、与杨正康关系微妙、市里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的关键时期?这时间点未免太过巧合。她瞬间明白了杨正康的意图——这是典型的“调虎离山”之计。将她支开一个月,足以让许多事情发生变数:溪云谷的推进可能因缺乏她的强力主导而放缓甚至偏离方向;市委那边的人事和资金卡控可以更加从容地进行;甚至,一些关于她的不利舆论也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发酵。
她抬眼看向杨正康,他正低头吹着茶杯里的浮叶,一副全然为她考虑的模样。
“感谢杨书记和组织的信任。”林静云放下茶杯,语气平静,“这个机会确实非常宝贵。不过,目前市里的情况您也清楚,新城项目善后处置正在关键阶段,溪云谷项目刚刚铺开,各项基础还很薄弱,我这一走一个月,实在放心不下。是否可以考虑推荐其他更合适的同志参加?”
杨正康似乎早有预料,脸上露出理解的笑容:“静云同志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我是非常赞赏的。不过,这次是省委组织部的点名安排,体现了上级对青云干部队伍建设的关心和对你个人的重视。工作嘛,总有千头万绪,但要学会抓大放小,也要相信班子的其他同志。我已经和几位副书记、副市长通过气,你离开期间,政府日常工作由常务副市长主持,重大事项市委这边会及时统筹把握,确保各项工作不断线、不耽搁。你就安心去学习,充充电,回来才能更好地带领青云发展嘛。”
他的话滴水不漏,抬出了省委组织部的名义,强调了班子协作,将个人意愿完全置于组织安排之下,让林静云几乎找不到拒绝的理由。若再坚持,反而会落得一个不顾大局、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口实。
林静云沉默片刻,脑中飞速权衡。硬抗显然不明智,只会激化矛盾,授人以柄。但若就此离开,无异于将主动权拱手让人。
“既然杨书记和组织部已经做了安排,我服从组织决定。”林静云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杨正康,“不过,在离开之前,我需要几天时间,把几项紧要的工作做个了结和交接,特别是溪云谷项目下一步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计划,必须明确下来,确保我离开后能够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执行,避免出现偏差。请杨书记理解和支持。”
她以退为进,接受了安排,但提出了明确的前提条件——要在离开前,将最关键的工作钉死,形成不可轻易更改的“既定方案”,尤其是资金使用计划,这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生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请大家收藏:(m.20xs.org)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