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心中一凛,连忙整衣焚香,跪接圣旨。当听到自己被任命为河北、河南路宣抚使,节制各路宋军抵御燕云军时,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者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化为沉甸甸的责任感。他叩首领旨后,当即吩咐下人收拾行装,只带了几名亲信随从,便星夜赶往大名府。
沿途州县的百姓们得知宗泽受命主持防务,纷纷自发前来迎接。在相州城外,数百名百姓提着灯笼,捧着热气腾腾的米粥、馒头,候在路边。见到宗泽的车马,百姓们纷纷围上来,“宗大人,您可一定要守住我们的家园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着拐杖,将一个包裹塞到宗泽手中,里面是几件棉衣和一袋干粮,“大人路上吃,天冷了,保重身体。”
宗泽翻身下车,对着百姓们深深一揖:“诸位乡亲放心,宗泽此行,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辜负朝廷的信任,绝不辜负百姓的期盼!”他看着百姓们眼中的期盼与担忧,心中感慨万千——大宋江山,终究是靠这些朴实的百姓支撑着。他暗下决心,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守住中原这片土地,护佑百姓们的安危。
三日后,宗泽抵达大名府。大名府是中原的门户,城高池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可如今,这座重镇却一片萧条。城门处的守军衣衫不整,脸上满是沮丧之色,见到宗泽的仪仗,也只是有气无力地行了个礼。城内的街道上,商户大多关门闭户,偶尔有行人走过,也都是行色匆匆,面带惶恐。
宗泽刚入城,便径直前往宣抚使司衙署。他没有休息,当即下令召集各路宋军将领议事。议事厅内,十几名将领分坐两侧,有的低头看着地面,有的唉声叹气,神色萎靡不振。真定惨败的阴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们心头。
“诸位将军!”宗泽身着青色官袍,虽年近六旬,却精神矍铄,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众将,“真定惨败,固然可惜,五万将士埋骨他乡,是我大宋的耻辱!但这绝非末日!”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穿透力,让众将不由自主地抬起头,“燕云军虽胜,却也伤亡不小,据探报,他们至少折损了三万兵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北境有金军猛攻会宁府,腹背受敌,绝不敢贸然南下深入!如今我等的任务,便是坚守中原重镇,安抚民心,整肃军纪,待时机成熟,再图收复失地!”
众将闻言,心中稍稍安定。一名副将小心翼翼地问道:“宗大人,如今我军兵力不足,各州府人心惶惶,城防也多有破损,如何能守住防线?”
“本帅自有安排!”宗泽沉声道,“从今日起,我宣布三条军令,尔等务必严格执行!第一,严整军纪!凡士兵骚扰百姓、克扣军饷、临阵脱逃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军法处置!第二,加固城防!各州府即刻组织士兵与百姓,日夜修缮城墙,挖掘壕沟,在城墙上架设床弩、投石机,储备足够的滚石、箭矢、火油、粮草等防御物资!第三,招募乡勇!凡年满十六至五十岁的男子,皆可参军,参军者家中免除三年赋税,战功卓着者,不仅有丰厚的赏赐,还可授予官职!第四,开通粮道!派精锐部队清除沿途的盗贼与燕云军游骑,确保各州府的粮草、军械能够顺利转运,相互支援,形成联防之势!”
“遵命!”众将齐声领命,声音比之前响亮了许多。宗泽的话语掷地有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心中对这位新任宣抚使多了几分敬佩。
宗泽当即展开行动。他没有留在衙署内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巡查大名府的城防。登上城头,他发现多处城墙年久失修,有的地方砖石松动,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缺口。“这样的城防,如何能抵御敌军进攻?”宗泽眉头紧锁,当即下令:“传我命令,全军将士与城内百姓分段负责,三日之内,必须将城墙破损之处修缮完毕!凡参与修缮者,每日赏米二升,铜钱五十文!”
命令传出,城内百姓纷纷响应。男人们扛着砖石、木料赶往城头,女人们则烧水做饭,送到施工现场。宗泽也亲自加入修缮队伍,与士兵、百姓们一起搬砖石、运泥土。他年近六旬,身形略显消瘦,却干得格外卖力,汗水浸湿了官袍,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宗大人都如此拼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懈怠?”士兵们士气高涨,百姓们也愈发踊跃,原本需要三日完成的修缮工作,两日便顺利完工。
巡查军营时,宗泽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部分军官克扣士兵军饷,中饱私囊,导致士兵们衣食无着,怨气冲天。在一处军营内,几名士兵衣衫褴褛,蜷缩在帐篷里,见到宗泽前来,眼中满是麻木。宗泽心中一痛,当即传唤该营统领。
“大人,您找我?”那统领神色慌张,显然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
宗泽面色铁青,指着那些士兵,厉声质问道:“军饷是朝廷拨给士兵们的活命钱,你竟敢克扣?士兵们连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暖,如何能上阵杀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水浒,猎国之武正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水浒,猎国之武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