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水绿得像块翡翠,粼粼波光里漂着几叶扁舟,渔歌顺着风飘过来,带着股潮湿的水汽。赵安康站在船头,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梅庄,宝蓝色的长衫被湖风拂起,腰间的纳虚葫随着船身轻晃,里面新酿的“清心酒”泛着淡绿色,是用从衡山带回的几株“忘忧草”酿的,喝下去能压下心头燥火。
他终究还是没去凑衡山的热闹。刘正风的坟头刚冒新土,五岳剑派的眼线就撒了满江湖,连茶馆里说书的都在编排“蓝衫剑客与魔教勾结”的段子。赵安康懒得理会这些,却也不想自投罗网——左冷禅的“寒冰真气”阴狠霸道,他虽有辟邪剑法在手,也不愿轻易硬碰。
“梅庄……”他低声念着这两个字,指尖摩挲着纳虚葫的云纹。梅庄四友的名头,他在一本旧棋谱的批注里见过。黄钟公善琴,黑白子善棋,秃笔翁善书,丹青生善画,个个是雅人,偏又练就一身不俗武功。尤其是那“七弦无形剑”,以琴音御气,杀人于无形,倒是与他收集异功的心思对路。
更重要的是,传闻梅庄地牢深处,关着个能让五岳剑派和魔教都忌惮的人物——任我行。还有那门能吸人内力的“吸星大法”,纵然隐患重重,也是江湖中一等一的奇功。赵安康不好奇任我行,却对这功法动了心思——纳虚葫能不能化去吸星大法的反噬?他想试试。
船到岸边,早有个青衫小童候着,见了赵安康便躬身行礼:“可是赵公子?家主已备下薄茶。”
赵安康有些意外。他没递拜帖,梅庄怎会知道他要来?转念一想便明白了,以梅庄四友的身份,江湖上稍有名头的人物动向,怕是瞒不过他们的耳目。
跟着小童穿过一片梅林,脚下的青石板路落满了白梅瓣,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花香。梅庄的门是两扇乌木的,没挂匾额,只在门环上刻着个“琴”字,透着股低调的雅致。
刚进门,就听见一阵琴音,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如金戈铁马,正是《广陵散》。弹琴的是个身穿灰袍的老者,须发皆白,手指在琴弦上灵活跳跃,正是梅庄庄主黄钟公。
“赵公子光临寒舍,蓬荜生辉。”黄钟公停了琴,起身拱手,眼神里带着审视,“只是不知公子寻我等老朽,有何见教?”
“听闻庄主琴艺冠绝江南,特来请教。”赵安康回礼,目光扫过堂内——墙上挂着幅《溪山行旅图》,笔力苍劲;案上摆着副围棋,黑白子整齐排列;角落里立着支判官笔,笔杆包浆温润。果然是琴棋书画俱全。
黄钟公笑了笑,指了指旁边的座位:“公子请坐。只是请教二字不敢当,若公子也懂音律,你我倒可合奏一曲。”
“略通皮毛。”赵安康坐下,小童奉上茶来,是雨前龙井,清香扑鼻。
两人闲话几句,从嵇康说到蔡邕,从《梅花三弄》说到《平沙落雁》,黄钟公眼中的戒备渐渐淡了,倒真把他当成了同好。
正说着,后堂忽然传来一阵争吵,一个粗嗓门喊道:“二哥耍赖!这步棋明明是我赢了!”
“三弟休得胡搅蛮缠,棋盘上落子无悔!”另一个声音沉稳些,却也带着火气。
黄钟公无奈地摇摇头:“让公子见笑了,是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弟弟。”
话音刚落,两个老者就吵吵嚷嚷地走了进来。一个穿着黑白相间的长衫,手里还攥着棋子,正是黑白子;另一个留着山羊胡,手里拿着支毛笔,想必是秃笔翁。
“大哥,这是谁啊?”黑白子一眼就看到赵安康,眼神里满是好奇。
“这位是赵安康赵公子,也是位雅人。”黄钟公介绍道。
黑白子眼睛一亮:“哦?公子也懂棋道?来来来,陪我杀几盘!刚才二哥输了不认账,我正好拿你练练手!”
赵安康还没答话,外面又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什么好热闹?也带我一个!”
只见个红脸膛的老者提着个酒葫芦走进来,腰间挂着柄短剑,正是丹青生。他一进门就盯着赵安康腰间的纳虚葫:“好个葫芦!公子也是爱酒之人?我这有坛‘醉仙酿’,埋在梅树下三十年了,今日正好开封!”
赵安康看着眼前这四个性情各异的老者,忽然觉得《笑傲江湖》里的描写果然没错——他们虽身在江湖,心却在琴棋书画里,倒比那些满口“正邪”的伪君子可爱得多。
“喝酒就不必了。”他站起身,笑容渐渐淡了,“我今日来,是想向四位讨几样东西。”
黄钟公脸色微变:“公子想要什么?”
“黄庄主的‘七弦无形剑’谱,黑白子先生的‘玄天指’秘籍,秃笔翁先生的‘判官笔法’,丹青生先生的‘泼墨剑法’。”赵安康的声音平静无波,“还有,梅庄地牢的钥匙。”
堂内的气氛瞬间凝固。琴音停了,争吵歇了,连丹青生手里的酒葫芦都忘了晃。
黄钟公缓缓站起身,眼神里的雅致被冷冽取代:“公子是来寻事的。”
“算是吧。”赵安康拔出倭刀,刀身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我知道四位不想卷入江湖纷争,可有些东西,不是想躲就能躲开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诸天从江湖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诸天从江湖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