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细微的调整,让云寨楼的口碑更好了。有个江南来的商人吃了清汤火锅,赞不绝口:“没想到北境的厨子也能做出这么鲜的汤,比江南的炖盅还够味!”
红月看着曹林忙碌的身影,心里越发佩服。他不仅懂大的规划,连这些琐碎的细节都考虑得周到,难怪断云寨能在短短几年里变得兴旺。
临走前,曹林和红月核了账。开业五天,云寨楼净赚纹银八百两,按四六分,断云寨能分四百八十两。
“这才只是开始。”红月把银子递给曹林,眼里闪着光,“等天冷了,吃火锅的人更多,咱们再推出冬季套餐,肯定能赚得更多。”
曹林接过银子,却没带走,而是递给张奎:“这笔钱留着当你们的活动经费,打探消息需要打点,别省着。”
张奎郑重地接过来,藏进怀里。
离开省府那天,曹林特意绕到云寨楼门口看了一眼。排队的客人比前几天更多了,凉棚下坐满了人,小二的吆喝声、客人的谈笑声混着火锅的香气,在街面上弥漫开来,活像一幅热闹的市井画。
红月站在门口送他,轻声道:“路上小心,我让人把酒楼的账目按月送到断云寨。”
“好。”曹林勒转马头,“修路的事劳你多盯着,有困难就飞鸽传书。”
十三名断云卫跟上,马蹄踏过青石板路,渐渐远去。曹林回头望了一眼,云寨楼的红灯笼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像一颗跳动的心脏,连接着北境的断云寨和南境的省府。
他知道,留下的三名断云卫会像三颗钉子,牢牢扎在省府的土壤里,将那里的风雨动静及时传回断云寨;而这热闹的云寨楼,不仅是赚钱的营生,更是一座桥梁,让北境的土豆、青菜、牛羊肉,顺着即将修通的水泥路,源源不断地走进省府的餐桌,也让断云寨的名字,在更多人的心里扎下根来。
马车里,曹林翻开红月送的账册,上面的数字还带着油墨香。他忽然觉得,这账本上的每一个字,都比线膛枪的子弹更有力量——子弹能守住疆土,而这烟火气里的商机与信任,能让疆土上的日子,过得更热乎,更长久。
路在修,楼在火,人在忙。断云寨的故事,正顺着这红汤翻滚的火锅香气,往更远的地方蔓延。
喜欢一个山寨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个山寨的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