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开了两辆吉普车,他带着男孩子坐一辆,春莲带着女孩子坐一辆。
云妮坐在车上,满是好奇,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东张张,西望望,满满的求知欲。
建坤的两个闺女,大的叫书舲,小的叫书菁,都是蔚佑之给取的名字。
云妮拉着两个姐姐的手,笑嘻嘻的说,“舲姐,菁姐,咱们跟着三姑姑和七大大,可算是开了眼,见了世面了。咱就是这回考不上,也不算亏哈。”
“呸呸呸”,春莲笑着剜云妮一眼,谴叨云妮,“小孩子家家的,乱说话。你们三个,赶快也呸两口,说两遍童言无忌。这都还没考呢,不兴说这样的话。”
三个姑娘又笑嘻嘻地,仰脸朝上,一齐说,“呸呸呸,童言无忌。”
说完又互相看看,“哈哈哈”地笑成一团。
春莲宠溺的看着她们,一个人轻轻打了一下。
“哎呦,哎呦,姑姑,疼死了,嘻嘻~。”挨了打的三个人又装模作样的喊疼。
春莲就看着她们笑。
嘻嘻哈哈了一路,一行人坐着车,很快就到了建国家,就是当初春莲帮他买的那个四合院。
下了车,姑娘,小伙子们,又是一阵参观,打量。
没等敲门,门开了,二姨姥姥和二姨姥爷迎了出来,后面跟着已经稍微显怀的覃丹。
“啊呀,七婶婶,你又有小宝宝了?”云妮和书舲、书菁,顾不得跟其他人打招呼,一下子就把覃丹围上了。
覃丹笑着点点头。
覃丹怀了二胎,快满三个月了。
春莲又训她们,“没礼貌,快跟姥姥、姥爷打招呼。”
“哎哎~,姥姥好,姥爷好”,几个人这才反应过来,甜甜的跟二姨姥姥和二姨姥爷问好。
“嗳~,嗳~,嗳~,都快进屋里”,二姨姥姥和二姨姥爷慈爱的答应着,招呼人进屋。
两个老人家帮覃丹哄大了儿子,上了育红班(现在叫幼儿园),正打算着回老家呢,二胎就来了。
加上覃丹也不想让父母回去,老两口就留了下来。
京城的生活滋润,老两口被覃丹照顾的,皮肤都白了很多,人也胖了,看着慈眉善目的两个老人。
覃墨看见老两口,就不紧张了,欢快的喊,“二大,二娘娘。”
转头又甜甜的叫覃丹,“姐~”。
三个人看着覃墨欢喜的笑着答应一声。
建国和两个小战士忙着往家里搬东西。
建福家的老大叫明轩,老二叫明宇。
覃墨和明轩、明宇也赶紧放下自己手里的包,跑出去帮忙。
等把东西都搬进来,二姨姥姥和姥爷还有覃丹,看着一地大大小小的包裹,瞠目结舌。
除了各人的行李,全是家里给的吃的和用的。
拆开包裹,样样数数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大米两袋子,白面四袋子,做好的馒头两大包,烙好的火烧满满两大纸盒子(火烧是当地一种夹馅的面食,现在叫喜饼,口感类似于没加奶油的蛋糕或面包。外皮全用白面,鸡蛋,糖,花生油加水揉和发酵,馅一般是花生或者芝麻和着白糖或者红糖做成的,揉成扁圆形,放在锅里用小火,费工夫慢慢烙出来,两面烙成蛋黄色。外酥里软,香甜可口。这在当时是非常珍贵而难得的面食)。
更玄乎的是,还有两大瓷坛子腌肉,两大瓷坛子腌好的咸菜,一坛子萝卜,一坛子雪里蕻,还有两坛子自家发酵的豆瓣酱,还有四只风干好的鸡。
再然后呢,还有两捆子大葱,目测有四十斤。一大兜子生的花生米,一大兜子做好的五香花生。
还有干海货,一兜子晒干的蛤蜊肉,一兜子干扇贝丁,一兜子干鱿鱼,一兜子干墨鱼,一兜子干海米,一兜子带籽的皮皮虾肉,两大兜子晒干的咸鱼,有黄花鱼、青鱼、鲅鱼、狼鱼,都是覃丹最爱的。
还有呢,满满两大盒子果脯,一盒子经过蒸蒸晒晒,变得软软的地瓜脯,一盒子同样工序做成的软软的苹果脯。
这也是覃丹的最爱。
云妮又打开自己的行李,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里面是芳杏给二姨姥姥和姥爷,还有覃丹和建国,以及他们的儿子明颢做的衣服,一个人两身,一身薄的,一身厚的。春莲家同样规格,春莲两身,春莲的两个孩子一人两身,还有六块布,云妮单指着布说明,这是小婶儿给三姑父和三姑姑的公婆的,因为不知道尺寸,就没做成衣服,还有一大摞不同码数的鞋垫。
琳琅满目的东西,堆满了二姨姥姥的房间,炕上,地上,一眼看上去,全是坛子,盒子,包袱,大兜子。
二姨姥姥暂时管不了那么多,先放着吧,吃完饭再收拾。
一大群人满满当当的,挤坐在后院的客厅里,吃上了来京城的第一顿饭。
姨姥姥就做了两个菜,一大锅猪肉白菜炖粉条,一大锅小鸡炖蘑菇,再配上咸菜;饭是白米饭和馒头。
菜的样数不多,量多,管饱。
建国手下的两个小战士,不好意思留下,干完活就要回部队,在建国一个沉声的命令下,老老实实的坐下吃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蔚蓝的心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蔚蓝的心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