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仓看着这丰硕的收获,心里早已有了盘算。
他招呼正在院里好奇打量猎物的铁柱、铁蛋几个侄子:“铁柱,带弟弟们跑个腿,去村里吆喝一声,就说咱家打了熊瞎子和狍子,有想买肉的,拿钱或者拿粮食、菜来换,都行!”
接着又对眼巴巴望着肉山的春梅姐妹说:“春梅,你带着妹妹们也去,找相熟的小伙伴家说一声。”
孩子们一听有任务,顿时来了精神,呼啦啦地跑出院门,清脆的童音很快在村里回荡开来:
“卖熊肉喽!满仓叔家卖新鲜熊肉喽!”
“还有狍子肉!好吃的狍子肉!”
“可以用粮食换!可以用菜换!”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李家坳。
不一会儿,李家院子外就围满了闻讯赶来的村民。
大家看着地上那堆成小山的肉,个个眼睛发亮,啧啧称奇。
“俺的娘哎,这么多肉!满仓真是能耐大了!”
“熊瞎子肉啥味儿啊?俺活这么大还没尝过呢!”
“能用土豆换不?俺家今年土豆收成好!”
李满仓站在院门口,脸上带着憨厚却自信的笑容,大声说道:“老少爷们、婶子大娘们,熊肉一块钱一斤,不要票!狍子肉八毛一斤!没钱的就用粮食换,苞米、土豆、白菜都行,按市价折算!”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沸腾了。
公社的猪肉要八毛一斤还要肉票,这熊肉虽然不知道啥滋味,但可是稀罕物,才卖一块钱还不要票!这价钱真是太实惠了!
王振山和周建党也闻讯赶来,看到这热闹场面,相视一笑。周建党压低声音对李满仓说:“满仓,熊肉收购站可是一块三一斤,你这价钱卖,可是亏了啊。”
李满仓笑了笑,声音不大却足够周围几个人听见:“周支书,咱自家打的猎物,让乡亲们都尝尝鲜。钱少赚点没啥,大家吃得高兴就成。”
这话说得漂亮,周围听到的村民无不点头称赞,看向李满仓的目光多了几分敬重和感激。
很快,买卖就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李满仓掌刀,李满屯过秤,王秀芹和春梅收钱记账,夏竹和秋菊帮着拿草绳捆肉,冬兰则乖巧地站在奶奶身边,小院子里顿时忙活得像个小型肉铺。
“给俺来二斤熊肉,尝尝啥味儿!”
“俺要三斤狍子肉,这是三块钱!”
“满仓,俺没现钱,这半袋土豆你看行不?”
就在这一片和谐热闹中,总有不和谐的声音。
赵翠花以前的牌友,村里有名的长舌妇王婆子,一边挤过来买肉,一边酸溜溜地嘀咕:“哎呦,这是发了横财了呀!又是熊又是狍子的,别是把山神爷的仓库给搬空了吧?小心折了福气哦...”
这话声音不大,但格外刺耳。几个正在买肉的村民动作都顿了一下,气氛瞬间有些尴尬。
没等李满仓开口,一直坐在屋檐下笑眯眯看着这一切的李孙氏老太太猛地站了起来。
别看她年纪大,嗓门却一点也不小:
“王婆子!你说啥屁话呢?俺家满仓拼着性命打的猎物,便宜卖给乡亲们,咋就折福气了?啊?
你要不想买就一边待着去!别在这满嘴喷粪!”
老太太气得拐杖直戳地面:“俺家满仓这是仁义!知道乡亲们日子紧巴,有好东西不忘大家!
不像有些人,整天就知道嚼舌根、扯老婆舌!这才叫折福气!”
王婆子被骂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张着嘴还想反驳,却被周围村民鄙夷的目光给瞪了回去,只好灰溜溜地拎着买到的一小块肉溜走了。
“满仓娘说得对!”
“满仓这是好心!”
“咱可不能没了良心!”
村民们纷纷附和,院子里的气氛又重新热闹起来。
这时,下工的哨声响了。知青点的知青们三三两两地往回走,听到这边的热闹动静,不少人也好奇地围了过来。
十几个年轻男女挤进人群,看到地上的熊肉和狍子肉,都发出惊叹声。他们大多来自城里,哪见过这场面。
一个梳着两条大辫子、脸蛋红扑扑的女知青惊讶地问:“老乡,这真是熊肉啊?黑熊吗?”
李满仓笑着解释:“同志,这是黑熊啊,今天在山上打的。”
他手起刀落,利索地切下一块肉,“来来来,知青同志们也尝尝鲜,给你们算便宜点!”
知青们顿时兴奋起来,纷纷掏钱购买。他们虽然有国家发的补贴,但肉票也是定额的,能买到不要票的肉可是难得的好事。
在这群热闹的知青中,有一个身影显得格外安静。
她站在人群稍外围的地方,没有像其他知青那样急着买肉。李满仓的目光扫过她时,不由得停顿了一下。
这是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女知青,身材苗条,皮肤比其他知青要白皙细腻,梳着整齐的短发。
穿着一件洗得发白但整洁的旧军装,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与农村格格不入的清雅气质。
她有一张很漂亮的瓜子脸,眉眼清晰,鼻梁挺直,站在那里就像一株静静绽放的空谷幽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975,别卖我女儿请大家收藏:(m.20xs.org)1975,别卖我女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