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脸上露出怀念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那些娃娃听得可入迷了!有的搬着小板凳坐在最前面,有的趴在陆先生腿上,有的干脆坐在地上,眼睛瞪得圆圆的,像两颗黑葡萄,连手里的糖都忘了吃。听到杨过和小龙女分离时,小丫头片子们就会抹眼泪,抽抽搭搭的;听到张小凡报仇时,小男孩们就会攥着小拳头,喊着‘加油’。陆先生讲故事的时候,声音温温和和的,就像在说家常,可那些故事里的人啊、事啊,就跟真的一样,在你眼前晃来晃去,让人跟着笑,跟着哭!”
“后来啊,”王村长又吸了一口烟,烟圈从他嘴里缓缓吐出,飘向空中,他语气里带着几分恍然大悟的得意,“还是村里出去读大学的娃子——就是张木匠家的小子,学文学的——放假回来,听我们说陆先生讲的故事,当时就一拍大腿,说‘叔伯们,这不是城里卖爆了的书嘛!’我们才知道,陆先生讲的这些故事,都是书里的内容!那娃子还说,写这些书的是一个叫‘山民001’的作家,可有名了,书卖得比城里的馒头还快,网上到处都是他的粉丝!我们当时都惊呆了,没想到陆先生讲的故事,竟然这么值钱!”
旁边一位头发全白的张大爷也跟着补充,他手里的蒲扇扇得更慢了,语气里满是赞叹:“不光是故事,陆先生平时干活的时候,还爱哼歌!春天种草药的时候哼,夏天浇地的时候哼,秋天收玉米的时候也哼。他哼的那些调调,都好听着呢!有的清亮得像山涧的泉水,叮咚作响;有的温柔得像傍晚的风,轻轻拂过心田;还有的欢快得像小鸟叫,让人听了就想跟着唱。去年那个大明星张捷,不是在春晚上唱了一首《青溪谣》嘛,我在电视上听到了,当时就觉得耳熟,像是在哪儿听过。后来琢磨了好几天,才想起来,这不就是陆先生以前常哼的一个调子嘛!一模一样,连里面那个拐弯的转音都分毫不差,我当时还跟我家老婆子说‘你听,这歌咋跟陆先生哼的一个味儿!’”
这话一出,其他几位老人也纷纷点头附和,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对对对!我也听着像!当时我在院子里喂鸡,电视上放这首歌,我还以为是陆先生在哼歌呢,特意跑到他家门口看了看,结果陆先生正在看书,我才反应过来是电视里的!”
“可不是嘛!那首《青溪谣》我现在还会哼两句呢,就是跟着陆先生学的,他以前在地里干活,哼得可起劲儿了!”
“陆先生不光会哼,还会吹笛子!夏天的晚上,他常坐在院子里吹笛子,笛声飘得整个村子都能听到,我们坐在这儿聊天,都能跟着笛声晃脑袋,比听戏还过瘾!”
说着,王村长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宝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水泥地上划出一道刺耳的声响,他却毫不在意,对王磊说:“你等一下!我屋里有个旧相册,里面有张陆先生刚来那年的照片,是村小修屋顶时拍的,我给你找找,让你看看陆先生年轻时的样子!”
说完,他快步走进小卖部里屋,屋里立刻传来翻箱倒柜的声音——“吱呀”一声拉开木箱的声音,“哗啦哗啦”翻找东西的声音,还夹杂着他自言自语的念叨:“放哪儿了呢……哦,好像在那个红色的旧木箱里……不对,上次我明明放这儿了……哦,找到了!在相册最下面!”
过了大概两分钟,王村长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旧相册走了出来。相册的封面是红色的绒布,上面用金色的线绣着“全家福”三个字,可封面已经磨损得厉害,边角都卷了起来,有的地方绒布都脱落了,露出里面的硬纸板。相册的边缘用透明胶带粘过,显然是被人精心修补过。他小心翼翼地将相册放在木桌上,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然后慢慢翻开——相册的内页已经泛黄,有的地方还沾着褐色的水渍,像是被雨水淋过,每一页都夹着几张老照片,照片的边缘也有些卷曲。
他一页一页地翻着,手指粗糙却很轻柔,生怕弄坏了脆弱的纸页,嘴里还念叨着:“快了快了,就在这几页……哦,就是这张!”
终于,他停了下来,用粗糙的手指指着其中一张泛黄的照片,对王磊说:“喏,就是这张!这是陆先生刚来我们村那年秋天拍的,当时村小的屋顶漏雨,一下雨就滴滴答答地往下淌水,孩子们都没法上课。陆先生看到了,就主动来帮忙修补,从早上忙到下午,连饭都没顾上吃。当时正好有个村民——就是村里开照相馆的老陈,拿着相机来给孩子拍入学照,看到陆先生干活的样子,就顺手拍下来了。这张照片,还是老陈洗出来送给我的呢!”
王磊连忙凑过去,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盯着那张照片,连呼吸都放轻了。照片的画质有些模糊,带着明显的年代感颗粒感,像是蒙上了一层薄纱,可画面里的内容却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年轻的陆砚辞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T恤的领口有些洗得发白,左边胸口还有一个小小的补丁,是用同色的线细细缝的,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的袖口卷到了小臂中间,露出线条流畅的胳膊,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上面还沾着几点灰色的尘土,显然是干活时蹭上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