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的目光死死跟随着小李的手指,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着,越收越紧,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看着小李翻过2015年的档案,翻过2016年的档案,心里的焦灼一点点累积——怎么还没到2014年?是不是放错地方了?无数个念头在他脑海里打转,可他只能强忍着,继续装作平静。
“找到了!张主任,王导,找到了!2014年的租房档案,陆先生的在这里!”小李突然抬起头,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从文件堆里抽出一份用牛皮纸袋装着的文件夹,小心翼翼地递到了窗口前。
那一刻,王磊感觉自己的呼吸瞬间停滞了,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连空气都变得稀薄起来。他强装镇定地伸出手,接过那个不算太厚的文件夹,指尖因为过度紧张而微微发颤,连带着文件夹都跟着晃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狂跳的心脏,指尖在文件夹的封面上轻轻摩挲了一下——牛皮纸有些粗糙,带着岁月的质感,上面用钢笔写着“2014-云栖村东头三号院-陆姓”。
他缓缓翻开文件夹,动作慢得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里面是一份略显陈旧的租房合同,纸张是那种老式的道林纸,边缘已经有些卷翘,甚至有几处因为受潮而微微发皱,上面的字迹是用黑色钢笔写的,笔画工整,有些地方因为时间久远,墨水微微晕开,形成淡淡的墨痕,但每一个字依旧清晰可辨。
合同的第一页,详细记录着租房的基本信息:出租方是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现已去世),承租方一栏只写了“陆姓”,租房地址是“云栖村东头三号院”,租金是每月三百元(十年未涨),租期标注的是“长期租赁,可随时续约”。王磊的目光快速扫过这些内容,心不在焉,他的注意力像被磁石吸引,所有的心神都集中在合同的最后一页——他知道,那里才是他此行的目的,那里有他最想看到的“签约人”信息。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着,一页一页地翻着合同,每翻一页,都感觉时间过得格外漫长。终于,他翻到了最后一页,目光如同利箭般,死死锁定在“乙方(签约人)”那一栏的空白处。
原本还算平稳的心跳,在看到那两个字的瞬间,像是被人按下了加速键,瞬间飙升到极致,“咚咚、咚咚”地狂跳起来,震得他耳膜发疼,甚至连眼前都有些发花。
——林舟。
两个字,写得工整清晰,笔锋遒劲有力,撇捺之间透着一股沉稳内敛的气息,没有丝毫的张扬,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感。
王磊的脑子“嗡”地一下,像是有无数根琴弦在里面骤然炸开,嗡嗡作响,耳边瞬间失去了所有声音,只剩下自己狂乱的心跳声。林舟!这个名字像一道惊雷,狠狠劈在了他的脑海里,熟悉到刻进了骨子里!
十年前的画面,如同潮水般汹涌地涌上心头——那是2014年的夏天,他还是个刚入行没多久的娱乐记者,每天跑片场、蹲发布会,为了一个新闻线索能熬上三天三夜。就在那个夏天,文娱圈发生了一件震动全网的大事:当时如日中天的金牌编剧陆砚辞,在刚刚拿下“最佳编剧”大奖、手握三个大制作剧本的巅峰时刻,突然通过工作室发布了一条简短的退隐声明。
声明里只有寥寥数语:“因个人原因,即日起暂停所有工作,感谢各位支持。”没有解释,没有后续安排,甚至连一句告别都没有。当时业内一片哗然,无数媒体蹲守在陆砚辞的工作室楼下、他的住所附近,却连他的影子都没见到——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里。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大家渐渐接受了他退隐的事实,可关于他的讨论从未停止。而王磊记得最清楚的是,陆砚辞退隐后,他名下所有影视作品的版权事务——包括后续的电视剧改编授权、电影翻拍谈判、甚至是周边产品的收益结算,全都委托给了一个名为“林舟工作室”的机构处理。
那个工作室极为低调,低调到近乎神秘。它没有公开的办公地址,没有官方联系方式,只有一个接收邮件的邮箱。王磊当时为了挖新闻,曾无数次尝试联系这个工作室,发了上百封邮件,却只收到过一次自动回复,内容只有“相关事务请按流程提交资料,不予采访”。它像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将陆砚辞与外界彻底隔绝,没人知道工作室的负责人是谁,更没人知道它和陆砚辞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更让王磊心头震动的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在启点中文网横空出世的神秘作家“山民001”,凭借一本田园生活小说爆红网络,销量破千万,可作者本人从未露面,连编辑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王磊当时因为好奇,特意去查过他的版权信息,结果发现,“山民001”所有小说的版权代理方,赫然标注的就是“林舟”;无独有偶,去年在音乐平台上突然走红的神秘音乐人“樵夫”,凭借一首《山涧清风》圈粉无数,曲风空灵舒缓,满是田园意境,可同样没人知道他是谁。王磊同样查过他的版权信息,结果再次让他惊讶——“樵夫”的作品版权代理,同样是“林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