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1939年7月1日-7月30日·湖南长沙外围)
1939年7月的长沙外围,暑气蒸腾,岳麓山脚下的101军营地内,却比盛夏的阳光更灼热的,是弥漫在全军上下的战备气息。自6月底整编完成后,第九战区情报部门接连传来急报:日军第11军在湘北集结兵力,舰艇频繁在洞庭湖游弋,侦察机多次闯入长沙上空侦察——种种迹象表明,日军对长沙的进攻已箭在弦上。
7月1日清晨,1团团长林文斌的指挥部里,李根生正站在地图前,神情专注地听着命令。他身上的军装已经换成了美式卡其布制服,肩章上的少尉军衔徽章崭新发亮,却衬得他脸上的风霜更显深刻。自南昌突围后,这两个月的整训让他褪去了几分青涩,眼神里多了些沉稳,只是每当夜深人静,王大锤临终前的嘱托仍会在他脑海中回响。
“根生,战区司令部刚刚下达的命令,鉴于你在整训期间表现突出,带领全排创下实弹射击全团第一、战术演练最优的成绩,军部决定提拔你为1团1营1连连长,原1连与补充的新兵连合并,扩编为加强连!”林文斌的声音带着赞许,将一份任命书递到李根生手中。
李根生接过任命书,指尖微微颤抖。连长——这个职位意味着他要带领两百多名士兵,肩上的担子比排长重了何止十倍。他想起刚入伍时,王大锤手把手教他开枪;想起笔架山上,两人并肩死守阵地;如今自己要独当一面,忽然觉得肩上的军装都重了几分。
“团长,我……能行吗?”李根生抬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他怕自己辜负信任,怕手下的弟兄们在战场上牺牲。
林文斌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锐利而坚定:“我相信你。笔架山你敢扛炸药包炸碉堡,南昌城你能背着伤员突围,现在有了美械装备,你更要拿出‘铁军’的样子。记住,连长不仅要会打仗,更要护得住弟兄们。”
走出指挥部时,阳光正烈,李根生握紧手中的任命书,深吸一口气。他快步走向营地,刚到1连驻地,就看到一群士兵围在空地上,脸上满是期待——消息已经传开了。看到李根生走来,士兵们立刻立正敬礼:“连长好!”
李根生挺直腰板,目光扫过眼前的队伍。扩编后的1连有两百四十人,一半是原1连的老兵,一半是补充来的新兵,还有从其他部队调来的几名老兵担任排长。他清了清嗓子:“弟兄们,从今天起,我李根生就是你们的连长。我不敢说能让每个人都活着回家,但我保证,打仗时我冲在最前面,撤退时我断在最后面。咱们1连要练出硬本事,下次跟鬼子交手,既要赢,还要少流血!”
“是!”士兵们齐声高喊,声音里满是信服。这些日子,李根生带领一排创下的成绩有目共睹,老兵们服他的勇猛,新兵们敬他的耐心,这个连长,他们认。
接下来的十天,李根生全身心投入到连队的整训中。他根据士兵的特点重新编组:老兵带新兵,擅长射击的编入火力组,身手敏捷的编入突击组,细心沉稳的负责弹药和通讯。每天天不亮,他就带着士兵们出操,从体能训练到武器操作,从战术配合到应急处置,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
7月12日,营地外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卡车声,比之前运送武器时的动静更大。李根生心里一动,快步跑出营地,只见十几辆卡车正沿着公路驶来,车身上印着“第九战区军械处”的字样,车斗里盖着帆布,隐约能看到金属的轮廓。
“是新武器到了!”士兵们纷纷围拢过来,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很快,卡车停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军械处的士兵掀开帆布,顿时引来一片惊叹——帆布下,除了熟悉的M1903步枪和汤姆逊冲锋枪,还有几挺造型粗壮的重机枪,枪身比勃朗宁重机枪更长,枪管上带着散热鳍片,旁边还架着高高的三脚架。
“那是啥机枪?看着比勃朗宁还厉害!”一名新兵忍不住问道。
李根生也凑近细看,只见机枪侧面刻着“M2 Browning”的字样,旁边的美军顾问笑着解释:“这是美式M2重机枪,口径12.7毫米,既能高射打飞机,也能平射打步兵和轻型装甲,有效射程两千米,射速每分钟五百发,是你们这次优先补给的重型武器!”
“高射机枪?”李根生眼睛一亮。之前部队里的高射武器寥寥无几,日军飞机轰炸时只能被动挨打,如今有了专门的高射机枪,总算能对天上的鬼子飞机形成威慑了。
这时,林文澜和林文斌也来到了营地。林文澜看着这些新武器,脸上露出笑容:“根据战区命令,101军作为美械试点部队,优先补充重型火力。这次除了三十挺M2高射机枪,还有十门81毫米迫击炮和五辆美式吉普,全部配给各加强连,1连作为1团的尖刀连,先领两挺M2,一辆吉普!”
“谢谢军长!”李根生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他立刻指挥士兵们卸货,两名老兵想抬M2重机枪,一使劲却没搬动,忍不住惊呼:“好家伙,这玩意儿得有百十斤重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