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小学的梧桐树下,放学铃声悠扬。何雨柱抱着那台珍贵的“春雷”收音机,崭新的“英雄”钢笔别在洗白的衣襟上。几个同学围着他,不再是嘲弄,而是真诚的请教与羡慕。
“雨柱,那段‘红日初升’再给我们讲讲呗?”
“你那收音机,能收到中央台的戏曲吗?”
何雨柱脸上带着淡淡的、沉静的笑意,耐心回应着。他知道,这来之不易的尊重,源于那盏在无数个寂静夜晚点亮的知识灯火。校长给予的不仅是物质奖励,更是对未来道路的期许与肯定。那支钢笔,将写下更多篇章;那台收音机,将为他打开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声音之门。
收音机里,正巧传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朗读着梁启超先生铿锵有力的词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何雨柱停下脚步,抬头望向被梧桐枝叶分割的湛蓝天空。清风吹拂着他额前的短发,那双沉静的眼眸深处,闪烁着比星光更亮的光芒——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是一个少年在贫穷中孕育出的、足以照亮前路的璀璨锋芒。
他的路,才刚刚开始。而红星小学的故事,他的名字,已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烙印在无数听闻者的心中。
------------
何雨柱抱着那个珍贵的红布包裹,脚步轻快地穿过红星工人新村熟悉的、弥漫着晚饭烟火气与灰尘混合味道的巷子。怀里那台崭新的“春雷”牌收音机沉甸甸的,隔着布匹也能感受到方正硬朗的轮廓,衣襟上崭新的“英雄”牌钢笔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冷硬又耀眼的光芒。这两样东西,是荣耀的具象,是他用那篇心血凝成的《雏凤清音赋》赢得的战利品,也像两枚钥匙,即将为他贫寒的家开启一扇充满声音和希望的门。
推开自家那扇油漆斑驳的木门,熟悉的、带着一丝淡淡药味和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混合着锅里熬着的玉米糊糊的微甜。母亲林若心正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小心翼翼地扶着刚满一岁、正摇摇晃晃练习迈步的妹妹何雨水。夕阳的金光斜斜地照进来,勾勒出母亲略显单薄的侧影和她专注看着女儿时温柔的眼眸。小雨水咿咿呀呀地努力着,小脸蛋憋得通红,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
“娘!雨水!”何雨柱的声音带着一种几乎要飞扬起来的雀跃,脸颊因为奔跑和激动红扑扑的。
林若心闻声抬头,目光先是落在儿子异常明亮、闪烁着兴奋光芒的眼睛上,随即,她看到了儿子怀中那个体积不小、显然极其郑重的包裹,以及他胸前那抹崭新的金属光亮。
“柱子?怎么……”她的话音在看清那包裹的崭新布料和儿子小心翼翼的姿态时顿住了,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这是?”
何雨柱几乎是屏着呼吸,走到母亲面前,动作轻柔得像对待稀世珍宝,一层层揭开了那方红布。当那台簇新的、深褐色木壳、银色旋钮、透着工业时代精密感和时代气息的“春雷”牌半导体收音机完全呈现在昏暗的小屋内时,林若心低低地“呀”了一声,下意识捂住了嘴。接着,她又看到了儿子递到眼前的钢笔,那冰凉的金属笔帽上,“英雄”两个字清晰可见。
“娘!校长奖励我的!”何雨柱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是极力压抑后的自豪,“广播里都说了,您没听见吗?就是因为我写了作文,演讲得好!”他飞快地将下午发生在操场、校长室以及广播报道的事情,用最简洁却最兴奋的语句复述了一遍,每一个字都像小锤子敲打在林若心柔软的心上。
当听到“满分”、“文言文”、“神童”、“校长亲自给的”、“收音机”、“钢笔”这些词汇时,林若心的眼睛骤然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一层浓重的水汽迅速弥漫上来,模糊了她的视线。她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收音机光滑冰凉的木壳,又小心地碰了碰那支崭新的钢笔,仿佛在确认这不是一场过于美好的梦。巨大的喜悦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冲垮了她长久以来因贫困与丈夫远行筑起的堤坝。
“柱子…我的柱子…”泪水终于决堤,无声地从她苍白却此刻焕发光彩的脸上滚落。她猛地张开双臂,将儿子和刚踉跄扑过来的小雨水一起紧紧搂住,声音梗塞在喉咙里,只剩下滚烫的泪珠滴在儿子的旧衣襟上。是巨大的欣慰,是无上的骄傲,更是长久压抑在心头、几乎凝成实质的沉重阴霾,被这突如其来的、强而有力的荣耀光芒狠狠撕裂、驱散的巨大释放感!
何雨柱感受着母亲的颤抖和泪水,鼻子也酸酸的,但他很快调整情绪,轻轻扭开收音机侧面那个冰凉的金属旋钮。一阵轻微的电流“沙沙”声后,红星市人民广播电台那熟悉而洪亮的女播音员声音清晰地流淌出来,瞬间充满了这间狭小、简陋却此刻被一种奇异光芒笼罩的小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之何雨柱新生崛起别样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之何雨柱新生崛起别样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