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里(二级,约六亩,每亩平均千斤算)的收获,如同永不枯竭的泉眼,支撑起了现实世界濒临崩溃的生活。何雨柱成了最勤劳也最隐秘的守望者。他将收获的金灿灿玉米棒子剥粒,将沉甸甸的麦穗脱粒、扬尘,再用空间里那副简陋的石磨,将晒干的玉米粒和小麦粒一遍遍耐心地磨成精细的面粉。雪白的玉米面粉散发着清甜的气息,细腻洁白的小麦粉更是带着难以言喻的麦香。每一次碾磨,石磨发出的隆隆声都像是最动听的乐章,那是生存的底气在歌唱。
何雨柱极其小心地控制着面粉的细度,既要足够精细让虚弱的母亲和幼小的妹妹容易消化,又不能太过精细引起外界不必要的注意。磨好的面粉被他装在洗刷干净、彻底晾干的布袋里,一层层仔细地码放在空间最干燥的角落。布袋越堆越高,形成两个小小的“粮山”——一座是温暖的淡金色(玉米面),一座是纯净的雪白色(小麦粉)。仅仅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空间里储存的粮食,赫然突破了上万斤!手指拂过那坚实的布袋,柱子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力量。这是他的秘密,是让家人活下去的底气。这些不打算卖掉;因为这是灵泉种出来的,何雨柱就不再用灵泉浇灌了,往后粮食才是根本,不能给人发现空间的秘密。苟住发展才是王道。
然而,空间里的粮食很多,但家里的米缸也不能放太多,放够几天吃的就行,放太多怕别人过来借走,自己一家人也没有能力保护好那么多粮食,所以何雨柱只放几天的量,吃得差不多就拿点也来。他知道,必须想办法让空间里的粮食“合理”地出现在家里,还不能引起任何怀疑。
这天清晨,胡同里刚响起第一声模糊的叫卖,何雨柱揣着几个用油纸精心包好的玉米面窝头(自然是从空间里取的),躲过早起倒尿盆的邻居大娘,再次踏入了那片喧嚣与危险交织的鸽子市。这一次,他不是买家,而是卖家。怀里的窝头散发着新鲜的、纯粹的玉米甜香,在他衣襟里若隐若现。
鸽子市依旧人声鼎沸,紧张依旧如影随形。何雨柱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蹲下,低着头,将油纸包微微掀开一角。那诱人的金黄和扑鼻的香气立刻吸引了几个眼神敏锐的路人。
“小兄弟,你这窝头……”一个穿着皱巴巴长衫、戴着瓜皮帽的中年男人凑过来,鼻子嗅了嗅,压低声音问,“什么价?”
柱子心脏咚咚直跳,努力让声音显得平静:“新磨的玉米面,细得很,放糖了,甜口。”他报了个比黑市粮价略低、但绝对能让饥饿之人动心的价格。
男人眯着眼,拿起一个窝头在手里掂了掂,又掰开一小块放进嘴里仔细咀嚼。纯粹的粮食味道混合着恰到好处的微甜在舌尖化开,绝非那些掺了麸皮甚至观音土的货色可比!“好东西!”男人眼中精光一闪,“有多少?”
“就……就这几个。”柱子谨慎地说,“家里老娘病了,实在没法子才……”
中年男人没再追问,利索地付了钱,将几个窝头迅速揣进怀里,消失在人群里。柱子捏着手里那几张带着汗渍的钞票,手心全是汗。第一次交易,成功了!这钱,能买回几斤实实在在的棒子面,光明正大地倒进家里的米缸!但自己一家人不会吃这个棒子面,都是吃空间里的。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何雨柱像一只谨慎的鼹鼠,每次只带少量,选择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点,将空间里的面粉或现成的窝头、馒头小心地换出去。每次换回的钱或是一些粗粮杂粮,都是家里急需的。家里的伙食,肉眼可见地改善起来。碗里的糊糊稠了,偶尔还能蒸上几个白胖的掺了小麦粉的馒头(都是空间的)买回的收进空间里。浓郁的麦香飘荡在狭小的屋子里,让林若心和雨水的脸上都有了血色。
林若心自然察觉到了这变化,也看到了何雨柱偶尔带回来的、明显比鸽子市卖的更精细纯粹的玉米面和小麦粉。她看着儿子日渐沉稳却依旧难掩青涩的侧脸,心中既欣慰又充满忧虑。她从不追问粮食的来源,只在何雨柱熬稀粥时,低声说一句:“柱子,外出要注意安全,你是全家人的顶梁柱”
何雨柱用力点头:“娘,您放心,我会的,你放心养病。”他看着母亲能倚靠在炕头,稳稳地给雨水喂食,心中的责任感更重了。灵泉,是上天给他们一家绝境中的恩赐,更是他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秘密。
林若心的康复之路,缓慢却坚定得令人心颤。借助灵泉的滋养和她自身那股不屈的韧劲,她开始尝试着扶着炕沿、桌子、墙壁站立的时间越来越长。双腿的颤抖依旧存在,但那支撑的力量却在一点点增长。何雨柱和雨水成了她最好的“观众”和“教练”。
“雨水,看娘……”林若心扶着墙壁站稳,对着摇篮里的女儿微笑。雨水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母亲,小手兴奋地拍打着小被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之何雨柱新生崛起别样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之何雨柱新生崛起别样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