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的作战室里,气氛堪比精密仪器运转的实验室。
没有硝烟,却弥漫着比特与字节构成的激烈攻防。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冲刷而下。
一行行代码和日志记录飞速滚动,倒映在技术民警们专注而布满血丝的眼眸中。
“心语密友”这款软件,正如其宣传的那样,将“隐私保护”做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
服务器架设在海外,通信采用高强度非对称加密,消息阅后即焚,并且定期自动清理过期数据。
用户的注册只需要一个临时邮箱或虚拟手机号。
个人信息几乎全是空白,唯一的身份标识就是那个自行设置的、可以随时更改的匿名ID。
“这帮混蛋,简直是给罪犯量身定做的温床!”
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噼啪作响。
追踪“夜行枭”的行动,像是一场在错综复杂的数据迷宫里抓捕幽灵的比赛。
每一次登录的IP地址都像是狡兔的窟穴,遍布全球多个节点,经过层层跳转和伪装。
有的是利用公共VPN节点,有的甚至是劫持了某些安全性不高的家庭路由器作为代理。
“看这里!”
一位经验老到的工程师指着一条异常的数据链路。
“他虽然用了代理,但在建立连接的最初瞬间,有一个微小的握手协议数据包泄露了疑似真实的IP段头。”
“虽然残缺,但指向本市城北的某个大型住宅区——‘锦华苑’及其周边区域。”
这并非精确到门牌号,但如同在茫茫大海上,终于看到了远方的陆地轮廓。
另一个小组则负责分析这位“夜行枭”的活动规律。
通过残余的服务器日志分析其历史登录时间。
“频率不高,但很有规律。主要集中在工作日的午休时段(12:00-13:30)、晚上八点以后,以及周末的下午。
几乎从不在标准的工作时间(上午9点到下午6点)内活跃。”
技术负责人汇报道,“这暗示使用者很可能有一份朝九晚五或有固定作息的正规工作,利用休息和下班后的碎片时间进行活动。”
与此同时,在交警支队监控中心的协查民警们,正进行着另一场考验眼力和耐心的鏖战。
根据模拟画像师提供的车型特征(深色、方盒子造型的硬派SUV)。
他们调取了案发前后三十六小时内,以抛尸现场黑水河泄洪渠为圆心。
辐射出去所有可能路线的海量道路监控、治安卡口、以及少量商家私人摄像头数据。
画面一帧帧闪过,眼睛酸涩不堪。
无数的车辆汇成钢铁洪流,在屏幕上奔涌。民警们必须从中精准地捕捉到那特定的一款车,而且是深色系。
时间一点点流逝。直到深夜,一个沙哑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突然响起:“找到了!可疑目标!”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画面来自距离泄洪渠三公里外的一个老旧道路监控探头,时间戳是发现尸体前那场暴雨最猛烈的时候,凌晨一点二十七分。
瓢泼大雨几乎糊满了镜头,能见度极低。一辆深色的车辆在雨幕中艰难前行,灯光在密集的雨线上切割出模糊的光晕。
“放大!增强处理!”
技术处理后的画面依然粗糙,但车型的大致轮廓得以凸显——
方正的车身、较高的底盘、独特的前大灯布局……与目标车型高度吻合!
尤其是通过帧率分析,能看到该车在通过探头后不久。
便拐向了一条通往泄洪渠方向的辅路,而那是一条断头路,尽头就是荒凉的河滩!
“追踪它来的路线!反向追踪!”指挥官立刻下令。
通过调取沿途其他摄像头,这辆幽灵般的SUV来时路线被大致还原。
它如同一个谨慎的暗影,巧妙地避开了一些主干道的高清摄像头。
但在庞大的天网系统下,依旧留下了无法完全抹除的轨迹。
其最后消失的区域,同样指向了——城北的“锦华苑”片区!
IP地址的模糊指向与监控中车辆最终消失的区域,产生了惊人的地理叠加!
案情分析室内,新的线索被迅速整合到白板的凶手侧写栏上。
秦风站在前面,目光锐利,对着张队和专案组核心成员进行更新:
“凶手,男性,年龄在25-40岁之间,体力充沛,心思缜密,具有相当的反侦察意识。”
“他可能拥有一份固定的、作息相对规律的工作,可能是白领,也可能是技术类、自由度稍高的职业。”
“这为他提供了经济来源(购买、保养车辆)和作案的时间窗口(午休、夜晚、周末)。”
“他熟悉网络,很可能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匿名工具和这种小众的、隐藏很深的社交软件。”
“他在软件上塑造了一个神秘、带有危险吸引力的人格,专门寻找像林晓玥这样,生活略显平淡、渴望刺激的年轻女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罪案清道夫:秦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罪案清道夫:秦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