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妈一边用围裙擦手,一边头也不回地抱怨。
“出大事了!还炒什么菜!”阎埠贵急得直吼。
“赶紧把解成叫来!”
阎埠贵很少对三大妈这么凶。
三大妈知道他的脾气,不是真有急事不会这么大声。
“好,你等着,我这就去找儿子!”
她匆匆熄了火,衣服也没换就跑出门找阎解成。
与此同时,第三轧钢厂杂志社办公室内,
已是下午五点。
所有人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回家,
个个都在忙碌之中。
加印一百万册《飞》杂志并进行铺货,工作量极其庞大,
尤其在通讯与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需要大量人手的协调配合。
冉秋叶是其中最忙的一个,
既要联系印刷厂,又要与各大新华书店沟通铺货事宜,
忙得不可开交。
娄晓娥与何雨柱则不在办公室,
他们分别守在京城两家最大的印刷厂监工。
何雨柱对《飞》创刊号的印刷质量要求极高,
绝不允许因需求暴增而出现任何粗制滥造。
尽管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
但大家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毫无倦意。
他们曾只是轧钢厂车间里的小工人,
如今随着《飞》的热销,
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正参与一项了不起的事业。
加之何雨柱时常鼓舞士气,
整个团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全力以赴。
那个年代,大家拿的都是固定工资,
多干少干并无差别。
能让人如此拼搏的,
唯有“梦想与信仰”这五个字。
何雨柱忙得整天没能回家,
只好托杂志社的同事回四合院通知何雨水,
告诉她哥哥太忙,没空做饭,让她自己解决这两天的伙食。
何雨水虽然想去帮忙,却不知自己能做什么,而且还要上学。
何雨柱则深感这个时代通讯不便,传话还得靠人跑腿,
作为已经收入颇丰的他,决定尽快在家里安装一部电话。
在这个年代,能在家中安装电话的绝非寻常人家,而且并非随意申请即可,还需获得相应指标。
不过这对何雨柱来说并不成问题。
前些时候,他借助娄父的关系结识了不少京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这些贵客对“桃李不言饭店”的菜色赞不绝口,频频光顾。
因此,何雨柱只需开口,装一部电话根本不值一提。
时间转眼到了11日傍晚。
自从来到这个时空,何雨柱还是头一回没回四合院过夜。
他请印刷厂的周厂长在厂里随便安排一间房休息。
何雨柱所在的龙门印刷厂是京城规模最大的印刷企业,曾隶属于 ** ,拥有数十年的历史,甚至有传言称它是国内第一家印刷厂。
如今已转为国营,厂长名叫周富贵。
周富贵年轻时曾是娄父的友人,也在他手下工作过,可以说是由娄父一手提拔起来的。
周富贵清楚娄父与何雨柱关系密切,自然不会让何雨柱住员工宿舍。
更何况,何雨柱刚创刊的《飞》科幻杂志在京城引起轰动,周富贵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
他原本对这类科幻杂志并不看好,认为在这个许多人还吃不饱饭的年代,不太可能有人愿意花三毛钱买一本不着边际的科幻读物。
之前他还担忧印量过大会滞销,导致厂里收不回款项,上级追究下来,自己厂长的位置可能不保。
但娄父承诺,若滞销则由娄家承担亏损,周富贵这才同意,由龙门印刷厂日夜赶工,加印二十万册《飞》。
没想到,现实给了周富贵一个响亮的回应。
从事印刷行业十几年,他从未见过如此畅销、影响力爆发如此之快的书籍或杂志。
对于年轻的何雨柱,周富贵由衷佩服——这份魄力,在同龄人中独一无二,恐怕整个京城也找不出第二个。
周富贵有意与何雨柱结交,便邀请他住到自己家中。
何雨柱对此并不在意,反正只是临时落脚,他主要想留在印刷厂这边盯着。
在轧钢厂杂志社,何雨柱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但各家印刷厂的情况不同,他难以直接管理那些平时节奏松散的工人,高强度连续赶工很容易出问题。
为此,何雨柱想出了办法:让周富贵和其他印刷厂厂长向工人们发放工业券作为奖励。
工资和粮票都有固定标准,无法随意增加,但工业券却较为灵活。
何雨柱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工业券,加上娄父提供的上万张,足够京城所有印刷厂的工人每人分到十张以上。
年后,工业券在黑市的价格持续上涨,一张已能卖到七八元。
短短几天,印刷工人就相当于额外获得了八十元以上的收入,自然干劲十足,保证了杂志的稳定印刷与质量。
而京城各书店的铺货情况也无需操心,每次到货,无论数量多少,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的签到能当爷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的签到能当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